增量測試模型
在單板測試完成后,系統集成在一起之后有可能仍不能正常工作。主要原因是,模塊相互調用時接口會引入許多新問題。例如,數據經過接口可能丟失;一個模塊對另一模塊可能造成不應有的影響;模塊之間的硬件連接不正確也可能造成通信不暢;誤差不斷積累達到不可接受的程度等等。所以需要通過綜合測試來發現各種錯誤。
如果把所有模塊按設計要求一次全部組裝起來,然后直接運行系統軟件,這稱為非增量式集成。這種方法易出現混亂,在改正一個錯誤時又可能引入新的錯誤,新舊錯誤混雜,更難斷定出錯的原因和位置。增量式集成方法通過測試軟件一段一段地擴展,測試的范圍一步一步地增大,來逐步定位錯誤和糾正。根據系統的不同特點可以采用兩種增量式集成模型:自底向上集成和自頂向下集成。
寬帶機架系統由主控板和其它單板組成,離線系統測試軟件采用自頂向下集成的方法。由主控板將各個單板的系統測試程序通過網絡下載到目的板,然后主控板通過深度優先策略搜索單板。首先主控板發送消息到直連的單板,如果主控板、單板之間連線正確,且單板硬件及軟件工作正常,單板收到消息后將自己的相關信息返回給主控板。接著主控板再通過直連的單板獲取下層單板的相關信息,直到獲得所有單板的相關信息(位置,單板類型等),然后就可以開始整個系統的綜合測試。
綜合測試方法
目前大型的嵌入式系統“>嵌入式系統大部分是分布式處理系統,由多個模塊協同工作完成復雜的功能,模塊之間通過網絡互聯。一般將整個系統分成3個不同的層次:設備層、系統層和應用層。針對這3個層次,系統的離線綜合測試可以通過互通性測試、功能測試和性能測試來進行。
互通性測試
互通性測試包括物理連通性和一致性的測試,確保系統中的各模塊之間進行互聯時不會出現問題。物理連通性和一致性的測試是最基本的網絡系統測試內容,其中主要是線纜測試, 用以查明所測線纜及布線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國際標準。在寬帶交換機系統中,互通性測試由主控板按照網絡連接的層次,依次發送消息給各塊PBA單板,等待它們的回復。如果主控板能在規定時間內收到回復,說明從主控板到該單板的網絡連線正確。同時,主控板從PBA的回復中也獲取了有關單板的相關信息,為下一步的功能測試和性能測試奠定了基礎。
功能測試
在整個系統內部的互通性測試完成之后,接著要進行功能測試,目的是檢驗設備能否完成它應該具備的功能。設備不同,其所要進行的功能測試也相應變化。如果單板硬件工作沒有異常,再由主控板啟動單板,執行其所具有的特定功能。
性能測試
完成系統設備測試和網絡互通性測試之后就可以在系統上加載各種應用。性能測試是綜合測試中最高層次的測試內容,主要測試系統對應用的支持水平。性能測試有不同的分類方法。在寬帶交換機系統中采用了仿真的方法,在實際的機架環境中,由測試集中的第一塊單板主動發送數據包,進行環回測試,主要進行的是數據鏈路層的測試,包括流量分析、錯誤數據統計等。
結語
以上介紹了寬帶交換機系統中實現單板硬件測試的一些方法和系統離線集成測試模型。在具體的開發中,用這些測試在設計階段盡早地檢查出了設計方面的問題。在維護階段,這些測試有效地定位了現場發現的問題。這些測試對寬帶交換機系統的可靠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保證了系統在現場安全穩定的工作。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