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質量,CMM不是惟一[1] 軟件測試
CMM―軟件能力成熟度,如今,已經成為了軟件質量保障的代名詞。其實,只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軟件管理流程,不實施CMM也一樣能夠生產高質量的軟件產品。但是,這并不代表CMM就不應該推廣,只是,我們應該提倡因企業而異,根據企業自身實際情況選擇保障軟件質量的方式。
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是軟件組織管理的一種方法和工具。我國軟件業以何策略應對國內國際市場和用戶的最終需求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問題。我們特別提出要加強軟件測量研究這個觀點,而不是盲目追從某一種規范。
軟件質量 必須重視
當今是個信息時代。信息產業已由平臺(單機)時代發展到了網絡系統時代。各種各樣的商業模式正在邁入基于網絡系統的新時期。信息產業的制造商正大力開展基于數字信息的全壽命管理運動,其中包括需求生成、產品系統分析、初步和詳細設計、制造驗收、批量生產和運用管理。信息使市場戰爭形態發生了根本變化,我們把21世紀的市場戰爭定義為信息化的戰爭應該是恰如其分的。
信息技術深刻影響著世界,影響著每個人。幾乎所有的人都看到了信息技術是經濟增長的新發動機(如圖1所示)。
在信息產業中,計算機的發展速度最為迅猛(如圖2所示),其中軟件產業比硬件產業發展速度更快。例如:1979~1992年,美國防部采購軟件的費用增長了8.5倍;采購硬件的費用只增長了2.6 倍。同時,軟件開放也在日趨成熟,例如廿世紀80年代后期生產的F-16C戰斗機的相關軟件,只需要230000條軟件語句,而新型飛機F-22估計需要4~6百萬條語句。
但是,眾所周知,軟件中微小的失誤,可能會導致質量事故、產品報廢甚至人員傷亡。軟件質量的極大重要性,早已為世人所知。隨著軟件自身價值的提升,軟件修復費用也在攀升。
軟件是:
* 人造的最復雜的系統;
* 以個人勞動為基礎的產品;
* 和文化、心理、集體性有極大關系。
所以,要重視軟件質量、加大軟件質量研究的投資勢在必行,否則,自已于客戶的損失不言而喻。
質量管理 方法眾多
世界上成功的軟件生產商,如微軟、Oracle、Sybase等都沒有參加CMM評估,但是他們的軟件質量確實得到了廣泛的信任。這些廠商都有自己一套成熟的軟件質量管理規范,我們就稱之為“洋辦法”吧。當然,這些大公司的雄厚資金、大量的軟件人才及其他“硬件”條件也不是一般的企業可比擬的。
就我們身旁的一些軟件企業來說,多年來一直為社會各界輸送著質量可靠的軟件產品,至今依然活躍在軟件業。這樣的企業內部也有自己的軟件質量管理規范,我們姑且稱之為“土辦法”吧。印度通過CMM評估的企業很多,但是沒有參加CMM評估的軟件公司也一樣朝氣蓬勃?磥硎欠褚邍H化道路是選擇是否一定需要CMM評估的一個重要因素。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