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國偉
畢業于上海復旦大學新聞系,做過記者,然后留學美國攻讀媒體管理碩士。曹國偉認為這些背景有助于其理解和管理新浪這家媒體公司。
1999年曹國偉空降新浪擔任主管財務的副總裁,之后便一路穩升:2001年1月升任新浪首席財務官(CFO),2004年升任新浪聯席首席運營官(COO),負責新浪網站運營、市場及網絡廣告銷售工作,2005年9月升任新浪公司總裁。
在新浪,曹國偉經歷了一個上市公司的CFO所能經歷的所有事情——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融資、無數次的兼并收購,用三天時間祭出“毒丸計劃”化解一次突然的并購,使新浪成為中國第一個真正通過美國薩奧法案的上市企業。
在加入新浪之前,曹國偉曾在世界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普華永道公司任職,負責為美國硅谷地區的高科技公司提供審計及商業咨詢服務。在普華永道任職期間,曹國偉先后參與了多家高科技公司在納斯達克的上市工作,在高科技公司財務管理和資本運作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5月10日,新浪對外宣布調整管理層,汪延辭去CEO職務,就任副董事長,公司原總裁兼CFO曹國偉被任命為新任CEO。
這被業界視為新浪進入成熟階段的標志。新浪董事長段永基表示:新浪前10年依靠激情發展,以后將依靠技術、服務升級,因而此時選擇冷靜、注重數字的曹國偉是企業發展的需要。
曹國偉懷著“沉重”的心情上任,其肩上擔子并不輕。在2.0時代,新浪這個互聯網1.0的典范,如何找到自己的“下一步”,再掀“浪花”,是曹國偉面對的問題。
新浪董事會因“勢”設人
主持人:描述上任心情時,你用的是“沉重”二字,為自己的職場命運還是新浪前途?
曹國偉:這個詞我主要想講汪延在任的三年,汪延是位有成就的CEO,他的業績有目共睹,對任何一個后來者而言都會感到很大壓力。我說“沉重”是因為幾乎每個人都愛拿前任和后任比較,包括在我之后的繼任CFO,大家也會拿我倆做比較,他的壓力我想同樣也很大。
主持人:但外界普遍感覺汪延在任的這三年,與網易、搜狐相比,新浪的發展沒有想象的迅速,甚至有些落后。
曹國偉:說汪延任CEO 這三年,新浪沒有發展是不公平的,我也是新浪管理團隊中一員,作為決策者,與汪延在一個團隊里共同經營管理新浪。這三年,新浪的網絡廣告每年都迅速增長,很多業務在發展,新浪的盈利情況也有提升。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這樣的說法都有失公平,有點兒偏頗。
比較一家公司時,一是看其自身發展,另外要注意外部市場發展狀況;ヂ摼W技術已經使很多企業的盈利模式發生巨變,比如,Google的市值和市場能力都超過了Yahoo,但你不能說Yahoo就不是優秀的公司。不同業務模式給公司帶來了不同發展空間,這很正常。因為新浪將內容做到了最強,逼迫對手尋找新出路,這是客觀存在的現象,每個公司都要按照自己的能力去發展,按照自己的能力來說,新浪發展還是不錯的。
主持人:得知要擔任新浪CEO,內心有沒有過拒絕和掙扎?
曹國偉:這個很難講,人在考慮職業時,首先會想到自己是否適合某個職位,這包括個人素質、背景經歷。企業選擇CEO時,也會先看公司發展的大方向,然后由董事會決定某一時期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這會按照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市場的需求、業務的需求,來做通盤考慮,通常都是因“勢”設人的結果。
對自己的評判、個人心態和想法也非常重要。人在做決定時,會有很多因素影響,多數時候很難講哪個因素更重要,有時是主觀愿望,有時是客觀因素。我在新浪工作了7年,如今新浪的董事會相信我,我的團隊和員工都相信我,我會盡力把事情做好。
主持人:一定程度上說,CFO和CEO這兩個角色很多時候是相互沖突、相互抵觸的。
曹國偉:對我而言不存在這個問題,在新浪沒有一個人比我擔任的管理角色更多,做 CEO之前與三任老板都有過合作,從業務層面看,我負責過資本運作,也管過網絡廣告和無線業務等具體業務,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工作,董事會和我自己都覺得可以勝任的原因,是因為在新浪這個平臺,我在不同時期管過不同業務,我熱愛也愿意在新浪這個平臺貢獻自己的力量。
主持人:你說要找個安靜的地方,想想新浪的“大方向”是最大的愿望,這是不是也說明你對新浪的下一步如何發展仍沒有想清楚?
曹國偉:這是一個愿望,希望能去考慮更多新浪未來的發展問題,但這個愿望也很難實現。跟汪延這幾年,我始終處在馬不停蹄的工作狀態,沒有時間靜下來想很多未來大的方向問題,我希望有這樣的機會,但不代表我現在就要去休假。對于一個公司來講,不能按照舊的軌跡發展,要尋找新的未來和方向,這需要冷靜的思考。
主持人:擴張新戰線和挖潛現有網絡廣告和無線業務,哪一個更適合新浪?新浪的“下一步”在哪里?
曹國偉:新浪應該繼續保持它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東西,對新浪而言,主營業務依然是網絡內容,這是我們最強勢的部分,因此要專注地把優勢做大,網絡廣告一定是新浪未來發展的核心。無線業務在近期的利潤空間會越來越小,挑戰很大。但再往前看,手機的占有率和使用頻率已經遠超過電腦,3G到來會使手機成為互聯網非常重要的終端,兩三年后,新浪在內容和應用上的優勢就會重新滋養無線業務。
怎么規劃新浪未來?新浪未來有什么新的發展方向?我想這方面需要很多考慮,我剛上任,我希望在接下來好好考慮一下這些大方向的問題。很多時候我們與騰訊、網易及其他公司都處在產業發展前期,我們現在的思考方式并不是特別合理的方式,剛才段永基董事長說互聯網發展非?,新浪是波浪式發展,大部分企業都是波浪式的發展,都會有調整。
主持人:3G是新浪未來最看好的業務嗎?3G到來前,新浪若能與TOM整合,結果將會怎樣?
曹國偉:在3G時代,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的功能沒有任何區別,盈利模式都一樣,都可以有廣告,只是技術手段變化,其商業模式的本質不變。3G是我舉的一個例子,也確實有很多公司都在為3G做準備,但一個盈利模式的成功一定需要前期的投資,這就跟早期做門戶時,為廣告燒錢的道理一樣。早期投資是互聯網實現其高壁壘的關鍵,決定前期如何投資,則是基于對市場的判斷,市場有多大?公司能占據多大的份額?這是CEO應該判斷的事情。
關于TOM,這個我不能講,這方面我不做任何評判。上市公司的合并取決于兩點,一是看雙方業務的互補性。二是雙方股東對利益的衡量。真正投票的是股東,不以管理層、不以單個董事會成員的意志來決定。我個人感覺,今天的中國互聯網市場上有整合的必要,我也在為新浪爭取各種整合的機會,但不很順利,因為市場環境還不成熟,但相信總有一天會看到大的整合出現。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