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Y: 宋體;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前言(都是廢話,可以略過^_^)
說到測試用例的設計,我想每個有過測試經歷的測試工程師都會認為很簡單,不就是:按需求或概要設計,得到軟件功能劃分圖,然后據此按每個功能,采用等價類劃分、臨界值、因果圖等方法來設計用例就行了。
但事實上撇開測試數據的設計不談,僅就測試項來說,我們發現,對同一個項目,有經驗的測試人員,在寫用例或測試時總會有更多的測試考慮點,從而發現更多的問題;而有些測試人員測試用例的撰寫卻只有那么三板斧,表面看好象已經把頁面所有信息的測試都考慮到了,實際上卻還是遺漏了大量測試覆蓋點,導致其測試出來的程序總是比較脆弱。
究其原因,我覺得還是測試用例的撰寫水平不到位,更確切地說是測試用例的覆蓋度太低。說實話我認為系統測試用例真正做到100%覆蓋是很難的。難道說按設計中的功能劃分,每個功能都寫到了這個用例就覆蓋完整了?錯,這還遠遠不夠。因為我們知道還有大量的內部處理、轉換、業務邏輯、相互影響的關系等都是需求或設計中所不會點明的。而這些一方面需要靠測試人員對項目本身的了解,另一方面要靠測試人員的經驗,來一一找到這些隱藏點并予以測試,才能真正地保證我們的測試覆蓋度。
所以本文拋開具體的測試數據設計方法,主要從測試覆蓋度的角度來介紹用例設計時,如何才能考慮地更
想法雖然美好,可是畢竟每個測試的項目都是各不相同,針對不同項目我們的經驗也會告訴給我們不同的想法,這些想法通常很感性,很難用嚴密的邏輯理論來把它升華。因此本文的內容仍是很簡陋且不成熟,只是希望能以本文為磚,引起大家的思考,一起來補充完善,以使我們的測試用例設計水平不斷提高。
正文
一、測試用例的切面設計...3
1、功能點切面...3
2、特定切面...3
3、隱含切面...3
(1)、后臺功能...3
(2)、完整業務流程的測試...3
(3)、某種特定情況下的系統運行...4
(4)、其它相關系統...4
(5)、除功能測試外的其它測試類型...4
二、詳細用例的設計...5
1、功能切面表面用例設計...5
(1)、具體功能測試...5
(2)、組合操作的測試...5
(3)、GUI界面的測試...6
(4)、數據初始化情況測試...6
(5)、業務需求實現是否正確...6
2、功能切面隱含測試項用例設計:...7
(1)、數據完整性的測試...7
(2)、后臺的特殊處理...7
(3)、功能業務之間的關聯與轉換...7
(4)、從設計實現發掘測試點...7
(5)、并發操作時的測試...8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