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評審項由上層組織指定。通過培訓參加評審的人員,使他們理解和遵循相牢的評審政策,評審步驟。
(II)建立測試過程的測量程序
測試過程的側量程序是評價測試過程質量,改進測試過程的基礎,對監視和控制測試過程至關重要。測量包括測試進展,測試費用,軟件錯誤和缺陷數據以及產品淵量等。建立淵試測量程序有3個子目標:
1)定義組織范圍內的測試過程測量政策和目標。
2)制訂測試過程測量計劃。測量計劃中應給出收集,分析和應用測量數據的方法。
3)應用測量結果制訂測試過程改進計劃。
(III)軟件質量評價
軟件質量評價內容包括定義可測量的軟件質量屬性,定義評價軟件工作產品的質量目標等項工作。軟件質量評價有2個子目標:
1)管理層,測試組和軟件質量保證組要制訂與質量有關的政策,質量目標和軟件產品質量屬性。
2)測試過程應是結構化,己測量和己評價的,以保證達到質量目標。
第五級 優化,預防缺陷和質量控制級
由于本級的測試過程是可重復,已定義,已管理和己測量的,因此軟件組織能夠優化調整和持續改進測試過程。測試過程的管理為持續改進產品質量和過程質量提供指導,并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優化,預防缺陷和質量控制級有3個要實現的成熟度目標:
(I)應用過程數據預防缺陷。這時的軟件組織能夠記錄軟件缺陷,分析缺陷模式,識別錯誤根源,制訂防止缺陷再次發生的計劃,提供跟蹤這種括動的辦法,并將這些活動貫穿于全組織的各個項目中。應用過程數據預防缺陷有礴個成熟度子目標:
1)成立缺陷預防組。
2)識別和記錄在軟件生命周期各階段引入的軟件缺陷和消除的缺陷。
3)建立缺陷原因分析機制,確定缺陷原因。
4)管理,開發和測試人員互相配合制訂缺陷預防計劃,防止已識別的缺陷再次發生。缺陷預防計劃要具有可跟蹤性。
(II)質量控制在本級,軟件組織通過采用統計采樣技術,測量組織的自信度,測量用戶對組織的信賴度以及設定軟件可靠性目標來推進測試過程。為了加強軟件質量控制,測試組和質量保證組要有負責質量的人員參加,他們應掌握能減少軟件缺陷和改進軟件質量的技術和工具。支持統計質量控制的子目標有:?
1)軟件測試組和軟件質量保證組建立軟件產品的質量目標,如:產品的缺陷密度,組織的自信度以及可信賴度等。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