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定義的消息類型有三種:
簡單消息(Simple Message) 表示簡單的控制流。用于描述控制如何在對象間進行傳遞,而不考慮通信的細節。
同步消息(Synchronous Message) 表示嵌套的控制流。操作的調用是一種典型的同步消息。調用者發出消息后必須等待消息返回,只有當處理消息的操作執行完畢后,調用者才可繼續執行自己的操作。
異步消息(Asynchronous Message) 表示異步控制流。當調用者發出消息后不用等待消息的返回即可繼續執行自己的操作。異步消息主要用于描述實時系統中的并發行為。
2. 狀態圖
狀態圖(State Diagram)用來描述一個特定對象的所有可能狀態及其引起狀態轉移的事件。大多數面向對象技術都用狀態圖表示單個對象在其生命周期中的行為。一個狀態圖包括一系列的狀態以及狀態之間的轉移。
(1) 狀態 所有對象都具有狀態,狀態是對象執行了一系列活動的結果。當某個事件發生后,對象的狀態將發生變化。狀態圖中定義的狀態有:初態、終態、中間狀態、復合狀態。其中,初態是狀態圖的起始點,而終態則是狀態圖的終點。一個狀態圖只能有一個初態,而終態則可以有多個。
中間狀態包括兩個區域:名字域和內部轉移域,如圖3所示。圖中內部轉移域是可選的,其中所列的動作將在對象處于該狀態時執行,且該動作的執行并不改變對象的狀態。
一個狀態可以進一步地細化為多個子狀態,我們將可以進一步細化的狀態稱作復合狀態。子狀態之間有"或關系"和"與關系"兩種關系;蜿P系(如圖4)說明在某一時刻僅可到達一個子狀態。例如,一個處于行駛狀態的汽車,在"行駛"這個復合狀態中有向前和向后兩個不同的子狀態,在某一時刻汽車要么向前,要么向后。與關系( 如圖5)說明復合狀態中在某一時刻可同時到達多個子狀態(稱為并發子狀態)。具有并發子狀態的狀態圖稱為并發狀態圖。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