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軍事專家尹卓對此指出,機載電子戰系統是戰機的心臟,一旦出現問題后果不堪設想。今年年初,美空軍12架F-22戰機在途經國際日期變更線時,機上的全球定位系統紛紛失靈,多個電腦系統發生崩潰,多次重啟均告失;飛行員們無法正確辨識戰機的位置、飛行高度和速度,隨時面臨著"折戟沉沙"的厄運。事后經查證,是電子系統中的一個小缺陷最終導致整個系統崩潰。尹卓分析指出,這起美軍的安全事故,所幸最終得以安全返航,如果出現在實際戰場上,可能就將造成無法挽回的嚴重后果。
無獨有偶,我國曾經也出現過類似的軟件安全事件。去年10月30日,奧運會官方票務網上銷售系統因壓力測試疏漏,導致在第二階段售票開始的不到一個小時網站的瀏覽量達到800萬次、每秒鐘從網上提交的門票申請超過20萬張的情況下,電腦系統最終癱瘓。另外有關銀行儲蓄系統、政府服務系統出現系統癱瘓的新聞也時有爆出。
上述事件均是由于軟件質量不高所引起的,而軟件測試則是提高軟件質量的最佳途徑。"通過必要測試,軟件缺陷數可至少降低75%,而軟件的投資回報率能達到350%。" 業內專家如是說。然而,現階段我國軟件測試的發展存在嚴重問題——人才緊缺。數據顯示,在國內120萬軟件從業人員中,真正能擔當軟件測試職位的不超過5萬人,3年以上資深的軟件測試工程師不足1萬人,大多數軟件企業測試人員的數量不足開發人員數量的五分之一。智聯招聘相關數據顯示,國內軟件測試人才缺口已經突破30萬大關,僅北京、上海兩地的人才缺口量就達到20萬。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