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的TR1-1到TR1-2都對應于系統需求的SR1(功能點)。
測試工程師要編寫測試用例,依據是測試需求,測試用例要保證對測試需求的100%覆蓋,即測試需求的所有檢查點在測試用例中必須有所提現。例如
TCF1-1-1
輸入用戶名huior,對應的密碼987654,以及驗證碼
預期結果:用戶正確登錄繳費系統,進入歡迎界面
TCF1-2-1
輸入不存在的用戶名huior_error,密碼123456,以及驗證碼
預期結果:提示“用戶名不存在”的錯誤,返回登錄界面
TCF1-2-2
輸入正確的用戶名huior,密碼 123456,以及驗證碼
預期結果:提示“密碼錯誤”,返回登錄界面
TCF1-2-3
輸入正確的用戶名huior,密碼 987654,以及錯誤的驗證碼
預期結果:提示“驗證碼錯誤”,返回登錄界面
… …
測試員在執行測試用例的過程中,會發現BUG,BUG可以和測試用例對應。這樣的話,軟件開發的各個過程都可以對應起來。
有了這樣的對應關系,黑盒測試對于需求的覆蓋度就會很容易度量。例如,測試員只執行了用例TCF1-1-1,只覆蓋了TR1-1需求,假設系統需求中只定義了2個功能點,則
測試需求的覆蓋度 = 1 / 2 * 100% = 50%
實現
一般情況下,要成功的實施以上的過程,單單靠手工實現起來很難。目前市場上已經有比較專業的工具來協助實現以上過程。我原來聽過一些產品的介紹,要完全實現以上過程,需要幾個工具結合起來使用,例如DOORS + TD配合使用,就可以把以上四個過程對應起來。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