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管理的趨勢已不是單純的目標管理了,為避免“事后諸葛亮”,流程管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流程管理的程度高低也成了企業管理成熟度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然而,IT項目中存在大量的變數,只有在先明確了項目合適的生命周期之后,流程才能較穩定。我們經常見到各種各樣的流程圖,但是,有效的流程不僅需要說明流程的目的、包含的活動,更需要說明完成活動需要的資源組織方式、流程的控制手段等。否則,流程就會成為“流于形式的程序”的簡稱。
基于預防和驅動的績效管理
為解決績效管理問題,人們在工作中想得最多的是去改變績效考評的方法,理論研究界關心的則是研究績效管理的新理論,而沒有去反思這些方法和理論賴以生存的“種子”—— 績效管理的假設本身是否有問題。
項目績效管理中最大的假設就是“人是第一位的”,基于這種假設,管理者們很容易從人,特別是個體的人員方面去找項目失敗的原因,而忘了影響個人業績的因素中的大部分甚至絕大部分是這些個人無法控制、無法解決的。這種假設的直接后果就是將績效管理變成了“抓罪犯”式的人事評價,也就使得絕大多數人對績效評估不滿意。
績效管理的重要途徑是評價,評價的目的不在于說明“人是人非”,而在于預防問題的出現和驅動人們向正確的方面努力,在于通過不斷改進工作使項目的利益相關方滿意。為達到該項目的,管理人員需要切記:不要匆忙改變組織結構、流程,特別是不要匆忙改變人員評價和激勵方式,否則你就很難發現需要改進的問題,你能得到的只是層出不窮的各種各樣的理由。
改進項目例會方式是簡單有效的面向預防和驅動的項目績效管理方式。
由于信息技術更新的速度很快,由于項目組成員大多自我感覺良好,由于項目經理本人的技術素質遠高于管理素質,IT項目的管理會有很大的難度。但是,IT項目也是由人、技術、流程、環境等組成的有機體,它們也有“命門”。以上三點就是IT項目的“命門”,只要IT項目管理機構扣住這些“命門”,就抓住了成功管理IT項目的關鍵。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