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 為企業的軟件 過程能力提供了一個階梯式的進化框架,階梯共有五級。第一級只是一個起點,任何準備按CMM 體系進化的企業都自然處于這個起點上,并通過它向第二級邁進。除第一級外,每一級都設定了一組目標,如果達到了這組目標,則表明達到了這個成熟級別,可以向下一級別邁進。
從純粹的個人行為發展到有計劃有步驟的組織行為…
第一級:初始級(Initial);
第二級:可重復級(Repeatable);
第三級:已定義級(Defined);
第四級:受管理級(Managed);
第五級:優化級(Optimizing)。
初始級
初始級的軟件過程是未加定義的隨意過程,項目的執行是隨意甚至是混亂的。也許有些企業制定了一些軟件工程規范,但若這些規范未能覆蓋基本的關鍵過程要求,且執行沒有政策、資源等方面的保證時,那么它仍然被視為初始級。
關注點:
工作方式處于救火狀態,不斷的應對突如其來的危機;
工作組:軟件開發組、工程組;
提高:
需要建立項目過程管理,建立各種計劃,開展QA 活動。
可重復級
根據多年的經驗和教訓,人們總結出軟件開發的首要問題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管理問題。因此,第二級的焦點集中在軟件管理過程上。一個可管理的過程則是一個可重復的過程,可重復的過程才能逐漸改進和成熟??芍貜图壍墓芾磉^程包括了需求管理、項目管理、質量管理、配置管理和子合同管理五個方面;其中項目管理過程又分為計劃過程和跟蹤與監控過程。
通過實施這些過程,從管理角度可以看到一個按計劃執行的且階段可控的軟件開發過程。
關注點:
規則化
引入需求管理、項目管理、質量管理、配置管理、子合同管理等;
引入工作組:測試組、評估組、質量保證組、配置管理組、合同組、文檔支持組、培訓組;
提高:
SEPG、建立軟件過程庫和文檔庫。
原文轉自:http://blog.csdn.net/xuyubotest/article/details/4637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