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商業帝國下一步: 分家、分權、分立
發表于:2019-04-22來源:第一財經作者:李娜點擊數:
標簽:郭臺銘
郭臺銘一旦登記成為正式候選人,則需要申報其本人以及配偶、未成年子女包含的不動產、船舶、汽車及航空器、一定金額以上現金、存款、有價證券、珠寶、古董、字畫等財產。雖然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究竟擁有多少家公司?這個問題即便是富士康內部的工作人員,也許也很難說得清楚。一句曾流傳于內部的玩笑話是,“各類科技公司排行榜中以富字開頭的公司都有可能是郭臺銘的。”
作為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的“???rdquo;,69歲的郭臺銘最近的身家已經攀升至77億美元,位列世界213位,從一名生產塑料產品的小老板,成長為世界知名的代工巨頭富士康的掌舵人,他用了將近50年的時間,但并不止步于此。
4月17日,據人民日報最新消息,郭臺銘在國民黨中央黨部接受黨主席吳敦義頒發的榮譽狀后,宣布參加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國民黨黨內初選。消息一出,引發各地“富士康概念”股票波動。
而在17日當晚,對于郭臺銘“辭任董事長”的市場傳聞,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317.TW)發布公告稱,本公司各事業群獨立運作,日常運營都由專業經理人負責。“有關董事長個人生涯規劃,若有具體信息將依規定辦理。”
郭臺銘一旦登記成為正式候選人,則需要申報其本人以及配偶、未成年子女包含的不動產、船舶、汽車及航空器、一定金額以上現金、存款、有價證券、珠寶、古董、字畫等財產。雖然沒有規定參選需要辭去董事長一職,但顯然,郭臺銘在未來一年內將會把更多的精力從公司治理轉移到參選事宜上。
公開
資料顯示,目前,富士康系在全球至少設有200多個生產基地和子公司,員工數量達到140萬人規模。除了代工業務外,業務范圍還觸及了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家居、機器人、5G、屏幕等,輻射日本、美國、印度、歐洲等部分區域。同時,在資本市場上,依托代工業務的母體,通過對旗下數百家公司不斷分拆合并,富士康系已有十余家子公司登陸資本市場,包括大陸、香港等地。
“代工之王”
談起蘋果的代工廠,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富士康。
在《郭臺銘與富士康》一書中寫道,過去工匠的工作模式,就像一畝畝由人力耕作的田地,稻米結穗之后,農人喜歡拿著鐮刀收割成果,但是富士康的做法是運用
自動化機械耕田,接穗時使用割稻機,最重要的是,批量生產的產品品質跟技術工匠的心血結晶不相上下。從某種意義上看,富士康就像是開著“割草機”的全球軍團,讓拿著鐮刀的日本農夫不知所措。
在當年,這種以人海戰術24小時輪班、大量生產、快速交貨的優勢不僅僅對于日本精雕細琢、限量生產的工匠造成了威脅,也擊敗了像偉創力這樣的代工巨頭。
但這種情況到了2006年、2007年發生了變化:工人們不愿意加班了。單調的體力勞動,很難再引起他們的興趣。“工人們不好管了”只是富士康代工模式進入瓶頸期的一個縮影,讓郭臺銘感到真正焦慮的是富士康最輝煌的時代可能一去不返。
2013年,因營收與盈利不達預期,鴻海股價遭遇重挫,當年大跌64.39%。在一場長達八小時的股東大會上,郭臺銘鞠躬向股東道歉,并宣布分拆業務結構重整的決議,減少對蘋果公司產品制造的依賴,重點放在
開發新技術、知識產權和電子商務上。
觸角伸向高科技
對于此時的富士康來說,避免單一業務的占比過高已經成為戰略性的任務。
公開資料顯示,在可以查詢到的鴻海大陸子公司中,大致分布于四大片區:一類是以深圳為核心,輔以東莞、佛山、惠州等珠三角城市圈的華南片區,該區域目前涵蓋了大部分6C產品及其配件的研發、加工制造;第二類是始于1992年的,以昆山為核心,輔以上海、淮安、常熟、杭州等長三角城市圈的華東片區,該區域以便攜式電腦及其元件的生產制造為主業;第三類是始于90年代末期,以煙臺為核心,輔以晉城、廊坊、大連、天津、秦皇島、營口等環勃海城市片區,該區域主要以手機等移動設備及通信等專業設備和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的研發制造為主;第四類則是以太原、武漢為核心,輔以重慶、成都等內陸片區,據富士康介紹,該區域未來將主要針對內需市場的研發和生產。
除了代工業務,最近這幾年郭臺銘也頻繁出現在許多物聯網、云計算的重點行業會議上,為自己的“工業物聯網”戰略站臺。他喜歡舉這樣一個例子:騰訊是人與人之間的社交網站,馬云是人與物之間,但是富士康做制造是人與物、跟機器設備之間的交流。
原文轉自:https://tech.sina.com.cn/it/2019-04-22/doc-ihvhiewr74950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