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對阿里云下手了:谷歌指責阿里云抄襲?谷歌為何緊急封殺阿里云OS:反盜版、防分裂
相關閱讀:《阿里云瘋狂去Google化》 《宏碁阿里云手機A800發布會稱來自谷歌壓力取消》
阿里云,Android,傻傻分不清楚
在谷歌封殺宏碁推出“阿里云”手機之后,雙方各就此發表了兩輪聲明。這些聲明也使得事件爆發之初的一些判斷和表態看上去十分可笑,諸如“谷歌封殺是給阿里云加冕”、“阿里云因為采用與谷歌相似的web app戰略規劃所以被后者忌憚”等等,有些已經在雙方的聲明中被直接否定,也有些能明顯看出來作者不了解移動操作系統的體系架構以及GPL、ASL等開源協議的規定,所以對一些明顯的問題視而不見。
從安卓之父安迪·魯賓的兩次聲明中,我們可以看到,谷歌封殺阿里云,其實出于兩大目的:防止安卓陣營的硬件基石開放手機聯盟(OHA)分裂;譴責阿里云對安卓應用APP的盜版。而阿里云如果要回應這些指責,光發聲明是不夠的,還需要遵循開源協議,公開云OS部分代碼。
阿里云市場的確存在盜版問題
盜版問題比較簡單,我們可以先把這個問題說清楚。安迪•魯賓的第二份聲明中說,“你們(阿里云)的應用商店中還包括了安卓的應用,包括盜版的。”認真的老外很快找到了證據:科技博客Androidpolice發表了一篇調查文章《確認阿里云應用市場發布盜版安卓應用,很多來自別的盜版站點》。他們發現在阿里云的應用市場中,有神廟逃亡(Temple Run)等熱門游戲的盜版拷貝下載,其署名提供方并非游戲自己的開發商,而是中國國內某個安卓應用市場,而后者提供了大量其他盜版APP下載;有一些原本是收費的游戲也在阿里云的市場中提供免費下載;最有趣的是,一款針對安卓ROM的工具軟件ROM ToolBox Pro也出現在阿里云市場中——阿里巴巴方面一直堅稱阿里云OS并未基于安卓,那在自己的市場中放一款針對安卓ROM的工具有什么意義呢?
AndroidPolice采訪了一些應用開發者,他們明確表示自己并未將應用APP上傳到阿里云市場。一款收費游戲(在阿里云市場中被標為免費)的開發者表示,“這是我們第一次聽說阿里云。我們不知道我們的應用被上傳到了那兒”。ROM ToolBox Pro的開發者語氣則比較激烈:“像阿里云這樣的軟件破解網站只會傷害消費者和開發者”。
在盜版習慣仍然深入人心的中國,免費、開放的安卓平臺以及其上的免費應用給很多人一個錯覺,既然免費,就可以隨便用,所以發布一些免費應用APP有什么不對呢?但這的確是不對的,免費不等于作者放棄了所有權益,他們只是放棄了按份出售應用的做法,但署名權和其他權益比如市場推廣、運營等權益仍然屬于作者本人,上傳到哪個市場、適用于哪些手機的決定權同樣在原作者(這也有保證應用正常運行的考慮)。像上述阿里云市場中更改應用作者署名、使用非授權版本等行為,已經侵犯了軟件作者的權益。至于把收費軟件改成免費應用放在市場里的行為,就更不用多說了。
也有些人說谷歌為什么不去抓中國數量眾多的盜版market,非要跟阿里云過不去?這里面有個精力問題,也有個商業策略問題。盜版永無止息,但一旦有商業公司來運作,其破壞力就大得多(因為很容易變現出利益),反過來說侵權主體也好認定。所以反盜版歷來是重拳打擊商業、政府機構的盜版行為,對個人消費者和一些小組織則基本無視。
協議規定安卓和阿里云都應開源
好。本來挺簡單的盜版認定問題也說了這么一堆。下面進入稍微復雜一些問題討論,即阿里云OS是否分裂了安卓陣營。
這個說法成立的前提是,阿里云OS要是安卓的一分子,這樣才談得上內部分裂。這也是目前為止阿里反對最激烈的一點。無論是阿里云CEO王堅,還是官方聲明,阿里都否定了“阿里云OS屬于安卓陣營”的說法。其中王堅說,阿里云OS是“獨立的操作系統”;阿里巴巴副總裁約翰•斯佩里奇說“阿里云OS并不是安卓生態系統的一部分”;阿里第二份官方聲明中也說,“阿里云OS使用了自行研發的虛擬機,這與安卓的Dalvik虛擬機不同。阿里云OS的運行環境,也就是OS的核心部分,即有不同于Dalvik的阿里云自己的JAVA虛擬機,也有阿里云自行研發的云應用引擎(cloud app engine),用于支持html5web應用。阿里云OS用了一些(開源的)安卓應用的框架和工具僅僅是作為補丁,讓使用云應用的用戶可以在我們的生態系統中使用其他第三方應用。”
現在雙方都表明立場了,谷歌說阿里云基于安卓的代碼,阿里說我們的核心是自己開發的(但操作系統的核心是“運行環境”這個奇怪的說法是頭一次聽說),只用了安卓一些應用框架和工具做補丁,然后還要特意強調,這些部分是開源的。雙方各執一詞,按業內的做法,那就對比兩邊的源代碼好了。安卓的大部分源代碼是公開的,阿里云OS的代碼沒有看到公開,似乎他們也沒說要公開——但是且慢,按照開源協議,阿里云OS必須公開一部分代碼。
從這場爭論開始到現在,輿論被有意無意地引導到阿里云的遠景規劃與谷歌沖突、必須要有自主操作系統以免受制于人這些奇怪的宏大敘事角度去,卻沒看到有基于開源協議來分析阿里云義務的聲音。
眾所周知,安卓是一個開源、開放的操作系統,但這二者并不能等同。同時,開源也并不意味著,任何人或者公司都可以拿著公開源代碼回去自己編譯出一個應用來,然后打上自主產權的標簽就可以去報獎立項了。開源代碼有著嚴格的流轉規范體系,使用開源代碼必須基于這些規范,來保護開發者的版權。我們以安卓系統為例,來分析一下這些不同的開源標準,以及阿里云應該遵守哪些標準公開代碼。
安卓系統基于Linux操作系統發展而來(阿里云也自稱基于Linux而非安卓系統)。Linux是一個開源系統,它采用了GPL開源協議,這是我們這里提到的第一種開源協議。GPL協議規定,遵循該協議的代碼都是開源、免費的;一旦軟件作品中使用了遵循GPL協議的開源代碼,該軟件也必須開源、免費。業內通常管這種特性傳遞叫“傳染性”,只要使用了一行GPL開源代碼,整個軟件都被“傳染”為遵循GPL協議。注意,真正的GPL協議要比這里的描述復雜、嚴謹不少,為了行文簡潔,本文僅僅選取了與這一問題相關的部分內容進行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