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ongevity測試,也就是耐久性能測試,工作量大概在20%
為什么我們需要特別著重這塊呢?因為在代碼修改的同時引入的大部分問題集中在Out Of Memory的問題上,所以我們需要將耐久測試放在首位。一般耐久測試中的問題會非常的多,調優的點也非常多,需要多方面的監控。遇到特殊情況,我們還必須利用Thread dump 和 Heap dump來分析問題。具體的使用方法可以參考JVM調優。
二,regression測試,即回歸性能測試,工作量在25%左右
我們需要利用回歸的性能測試來發現新注入的性能issue。主要集中在原有并未修改相應功能的模塊。
三,新模塊的單元性能測試,工作量在25%左右
我們需要根據與開發協商的性能指標來測試新的模塊,一般是代碼級的。我們需要借助JProfile或者TPTP來看相應的Class的性能是否符合標準。
四,新模塊的整體性能基線測試,工作量的30%
之所以耗費比較多的工作時是由于我們需要錄制可被之后加入回歸性能測試的腳本,所以在腳本細節上要求比較的高,這樣我們能夠提高腳本的利用率。
性能測試的調優方法還有很多,希望這次杭州之旅能學到更多的測試相關的知識,開拓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