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性能測試方案
這一部分在測試計劃中的位置要取決于企業在性能測試領域的成熟度。如果企業幾乎或者完全沒有這一領域的經驗,就在計劃中包括這一部分,否則可以將其作為附錄部分。樣例如:
“制定性能測試方案需要大量來自IT與業務部門的信息。
業務方案
> 業務方案首先要用簡單的文本描述待測的業務過程。
> 然后業務方案擴展到一系列包含準確的數據需求的詳細步驟。
> 最后直到當IT部門確定了應用/服務器的行為(比如緩存)需要(或不需要)哪些額外的數據需求,業務方案就算完成。
預期吞吐量(峰值)
> 預期吞吐量首先要說明高峰時段和非高峰時段用戶對某一業務的預期操作量。
> 然后擴展到一系列不同的、終端用戶可能無法分辨(或可以分辨)的業務過程。
> 直到IT部門確定哪些額外的因素(如果有的話)會影響到負載(比如負載平衡),預期吞吐量這部分就算完成了。
驗證性能標準(驗證不同負載條件下的響應時間)
> 性能標準驗證是指在低、中、高負荷條件下可接受的業務響應時間。根據一天的系統負載情況為參考。這可以用其它的性能方案進行模擬。
> 然后性能測試團隊便能用可測的系統事件對驗證標準進行闡述。然后這些標準就提交到業務部門以供驗證。軟件測試
> 直到IT部門確定了如何在性能測試過程中對系統性能進行監控,驗證標準過程部分就完成了。這其中包括性能測試團隊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