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服務請求異步化測試
發表于:2012-10-24來源:Csdn作者:放翁點擊數:
標簽:web測試
這部分是結果,大家可以當看倒序的電影,后續會有前篇給出。 Web服務異步化:
這部分是結果,大家可以當看倒序的電影,后續會有前篇給出。
Web服務異步化:
包括兩部分,數據傳輸層異步化(大家已經熟知的NIO),Http業務請求異步化(continuations,servlet3.0)。服務異步處理我將會有一個詳細的說明文檔(服務異步化的概念,服務異步化的幾種標準實現,服務異步化容器的特點),后續給出。
Web服務異步化
測試原因:
TOP應用特殊性:
1.自身服務能力由后端的服務能力決定。(對同步Web請求的轉發)
2.后端服務部署等同性,但要求服務互不影響。
第一點導致TOP無法預估自身服務能力(不同后端服務處理速度下的TOP有不一樣的支持能力),同時也無法應對在后端服務異常的情況下,整體的服務質量。
第二點導致TOP只有在物理上分隔不同服務提供者所對應的TOP集群(資源浪費,同時無法動態調整資源來滿足服務變化情況)。
因此需要對TOP實施
web服務異步處理的測試。這里簡單的說一下服務異步化的使用場景需要滿足的幾個特點:
1. 處理耗時大多消耗在于對后端或者外部服務資源的請求上。
2. 后端或者外部資源在更多的流量下不會成為瓶頸。
拿TOP來解釋一下:TOP自身處理主要包括路由,
安全,流控等,但是最耗時的是在請求后端各個淘寶團隊的服務。其次當前后端服務能力尚未達到真實的處理高峰,因此很多請求被堵在TOP平臺,特別是當某些服務異常的時候,另一些服務就會被拖累無法得到充分利用。(當然我們有流控,發現后端服務能力已經成為瓶頸的時候可以對單獨服務作限制)。
長話短說,上測試結果……
環境說明:
Linux 2.6.9-55.ELsmp
4 Core
4 G Memory
JDK 1.6.0_07
測試工具:loadRunner 9.5
測試涉及到了四種容器部署:后面都會用縮寫在測試結果上注明
1. Apache + modjk + Jboss(后面縮寫為Jboss):
此模式Apache配置如下:
ServerLimit 80
ThreadLimit 128
StartServers 10
MaxClients 10240
MinSpareThreads 64
MaxSpareThreads 800
ThreadsPerChild 128
MaxRequestsPerChild 10000
Jboss的web容器配置如下:
Jboss的web部分以APR模式啟動。
2. Tomcat6(APR)
關鍵配置如下:
maxThreads="500" minSpareThreads="40"/>
executor="topThreadPool" connectionTimeout="20000" acceptCount="1000"
redirectPort="8444" />
3. Tomcat7 RC 4(APR)
關鍵配置如下:
maxThreads="500" minSpareThreads="4"/>
connectionTimeout="20000" acceptCount="1000"
redirectPort="6443" />
4. Jetty7
關鍵配置如下:
10
500
300000
2
false
8443
20000
5000
附注:
Asyn表示異步模式,syn表示同步。Asyn中還分成resume和complete兩種方式,后續在介紹技術背景的時候詳細描述。
對于服務端的load不是每一個測試都做了記錄,選取了最全面的1500并發用戶做了測試。
最大服務請求處理數是通過應用自身實現,具體代碼可以參考后面的代碼附件。
測試結果如下:
場景1:500 并發用戶場景下,后端服務一次請求消耗3秒鐘
容器 |
模式 |
TPS |
Average Response Time(s) |
Average Throughput(byte/s) |
最大請求處理數 |
Success rate |
Jetty7 |
asyn(resume) |
162.8 |
3.008 |
38430 |
500 |
100% |
Tomcat6 |
syn |
163.3 |
3.005 |
18453 |
500 |
100% |
這個場景測試的目的是比較在線程池資源足夠的時候,異步和同步的差別。(也就是TOP
服務器所有的資源處于正常服務,前臺請求沒有因為前段連接被消耗完,導致服務質量降低)
可以看到,在TPS和Response Time上兩者基本上沒有太大差別,TPS就等于500/3=167左右(3秒一個請求,因此用這種簡單算式可以算出),響應時間也較為正常。當時我發現在每秒吞吐量上有些差別,后來單個測試case跑了一下,發現是返回的http header比較大,應該是在做異步化時重入等作的一些標識(后面其他容器的異步化也是一樣)。
最大處理請求數都在服務端后臺看到是500,等同于最大的并發用戶數。
場景2:1000 并發用戶場景下,后端服務一次請求消耗3秒鐘
容器 |
模式 |
TPS |
Average Response Time(s) |
Average Throughput(byte/s) |
最大請求處理數 |
Success rate |
Jetty7 |
asyn(resume) |
317.06 |
3.036 |
74826 |
1000 |
100% |
Tomcat6 |
syn |
163.323 |
5.904 |
18455 |
500 |
100% |
場景2就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比較異步服務請求與同步請求處理能力。(例如由于后端某些服務比較慢,導致前段的服務器能夠承載的請求數目超過了線程數)
原文轉自: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