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導出測試用例 根據上面的計算方法,可得出四個獨立的路徑。(一條獨立路徑是指,和其他的獨立路徑相比,至少引入一個新處理語句或一個新判斷的程序通路。V(G)值正好等于該程序的獨立路徑的條數。)
路徑1:4-14
路徑2:4-6-7-14
路徑3:4-6-8-10-13-4-14
路徑4:4-6-8-11-13-4-14
根據上面的獨立路徑,去設計輸入數據,使程序分別執行到上面四條路徑。
第四步:準備測試用例
為了確?;韭窂郊械拿恳粭l路徑的執行,根據判斷結點給出的條件,選擇適當的數據以保證某一條路徑可以被測試到,滿足上面例子基本路徑集的測試用例是:
舉例說明:流程圖描述了最多輸入50個值(以–1作為輸入結束標志),計算其中有效的學生分數的個數、總分數和平均值。
步驟1:導出過程的流圖。
步驟2:確定環形復雜性度量V(G):
1)V(G)= 6 (個區域)
2)V(G)=E–N+2=16–12+2=6
其中E為流圖中的邊數,N為結點數;
3)V(G)=P+1=5+1=6
其中P為謂詞結點的個數。在流圖中,結點2、3、5、6、9是謂詞結點。
步驟3:確定基本路徑集合(即獨立路徑集合)。于是可確定6條獨立的路徑:
路徑1:1-2-9-10-12
路徑2:1-2-9-11-12
路徑3:1-2-3-9-10-12
路徑4:1-2-3-4-5-8-2…
路徑5:1-2-3-4-5-6-8-2…
路徑6:1-2-3-4-5-6-7-8-2…
步驟4:為每一條獨立路徑各設計一組測試用例,以便強迫程序沿著該路徑至少執行一次。
1)路徑1(1-2-9-10-12)的測試用例:
score[k]=有效分數值,當k < i ;
score=–1, 2≤i≤50;
期望結果:根據輸入的有效分數算出正確的分數個數n1、總分sum和平均分average。
2)路徑2(1-2-9-11-12)的測試用例:
score[ 1 ]= – 1 ;
期望的結果:average = – 1 ,其他量保持初值。
3)路徑3(1-2-3-9-10-12)的測試用例:
輸入多于50個有效分數,即試圖處理51個分數,要求前51個為有效分數;
期望結果:n1=50、且算出正確的總分和平均分。
4)路徑4(1-2-3-4-5-8-2…)的測試用例:
score=有效分數,當i<50;
score[k]<0, k< i ;
期望結果:根據輸入的有效分數算出正確的分數個數n1、總分sum和平均分average。
5)路徑5的測試用例:
score=有效分數, 當i<50;
score[k]>100, k< i ;
期望結果:根據輸入的有效分數算出正確的分數個數n1、總分sum和平均分average。
6)路徑6(1-2-3-4-5-6-7-8-2…)的測試用例:
score=有效分數, 當i<50;
期望結果:根據輸入的有效分數算出正確的分數個數n1、總分sum和平均分average。
注意事項:
必須注意,一些獨立的路徑,往往不是完全孤立的,有時它是程序正常的控制流的一部分,這時,這些路徑的測試可以是另一條路徑測試的一部分。
方法工具:圖形矩陣
導出控制流圖和決定基本測試路徑的過程均需要機械化,為了開發輔助基本路徑測試的軟件工具,稱為圖形矩陣(graph matrix)的數據結構很有用。
利用圖形矩陣可以實現自動地確定一個基本路徑集。一個圖形矩陣是一個方陣,其行/列數控制流圖中的結點數,每行和每列依次對應到一個被標識的結點,矩陣元素對應到結點間的連接(即邊)。在圖中,控制流圖的每一個結點都用數字加以標識,每一條邊都用字母加以標識。如果在控制流圖中第i個結點到第j個結點有一個名為x的邊相連接,則在對應的圖形矩陣中第i行/第j列有一個非空的元素x。
對每個矩陣項加入連接權值(link weight),圖矩陣就可以用于在測試中評估程序的控制結構,連接權值為控制流提供了另外的信息。最簡單情況下,連接權值是 1(存在連接)或0(不存在連接),但是,連接權值可以賦予更有趣的屬性:
原文轉自:http://www.uml.org.cn/Test/200804036.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