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測試,你一定遇到過這種情況
事件背景:需求講解之后,測試人員開始準備用例,但是需求文檔沒有更新
測試:產品同學,XX功能的需求文檔什么時候給?我們需要開始寫用例了
產品1:我這邊有個著急的事情,弄完這個就修改那個文檔,別著急
產品2:需求討論的時候不是已經過了嗎,你們先按照會議結果設計,有問題再找我。我抽時間補一下
事件背景:開發沒有按時提測
測試:開發同學,XX功能怎么沒按照排期開發呢,都delay2天了,嚴重影響測試進度啦
開發1號:這個功能比預想的復雜,排期排少了
開發2號:我先調研的另外一個功能,這個功能再等等,先把那個完成了
作為整個項目流程末端的測試團隊,不僅需要保證項目質量,同時還要保證項目進度,如果前端的團隊不能按時完成任務,時間壓縮到測試團隊,只能在質量與進度面前上下權衡,左右為難,所以,測試人員一定要擔起項目推進的重任,盡量保證項目進度
面對如此場景,如此對話,我們應該反思,測試在整個項目中扮演的角色是否合理?
1
測試是否掌握產品、開發的工作進度?
測試人員介入項目的時間應該提前到產品需求進度和開發的進度。掌握了這些進度,我們才能夠及時的把控風險,將項目delay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同時,及時的了解開發進度,也利于測試調整排期,安排工作
2
測試團隊面對delay風險,是否能夠有效的控制?是加班消化,還是評估風險及合理性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把delay的原因簡單分為5類,分別思考解決方案
1. 產品需求變更
a.在項目后期出現的需求變更,開發和測試人員都需要了解需變的原因,需求的來源等,評估需求的合理性
b.一定要全面的評估開發成本,測試成本,項目進度等,在三方認可的情況進行改動
2. 設計資源未到位
需要規范流程,建議設計需求先行,在立項時明確設計需求,盡量做到在提測時,設計資源已經準備到位
3. 開發排期問題,導致的功能未按時完成,或者bug沒改完
重新評估開發時間,測試時間,評估是否需要加班,并公示
4. 測試發現bug較晚,導致的開發沒改完bug
評估開發修改bug時間,測試驗證時間,如果影響上線進度,需要通知產品。之后應該考慮改進測試方案了,例如引入冒煙測試、在二輪測試前進行隨機測試等,提前發現更多bug
5. 測試的原因沒測完
重新評估測試時間,評估是否需要加班,并公示。
除了上述2點之外。從人員素質方面,需要具備的一些基礎條件 3
3
提升測試人員的專業度
例如面對需變時,能夠準確的判斷需求的合理性、可行性;面對提測質量差的情況,能夠更快、更準的找到問題
4
提高溝通能力
在項目推動的過程中,要求測試人員能夠充分的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全面的說明測試進度,轉述溝通結果等。溝通能力在項目推動中是至關重要的軟性素質
在工作中形成的個人影響力,同樣作用于項目推動工作
原文轉自:http://www.testwo.com/article/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