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測試如例示的那樣簡單,你也有可能不愿在每次測試的時候都敲入上面的命令,而希望在某個集成環境中(IDE)點擊一下鼠標就能執行測試。后面的章節會介紹到這些問題。第二,如果沒有一定的規范,測試類的編寫將會成為另一個需要定義的標準。沒有人希望查看別人是如何設計測試類的。如果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設計測試類的方法,光維護被測試的類就夠煩了,誰還顧得上維護測試類?另外有一點我不想提,但是這個問題太明顯了,測試類的代碼多于被測試的類!這是否意味這雙倍的工作?不!1)不論被測試類-Car 的 getWheels 方法如何復雜,測試類-testCar 的testGetWheels 方法只會保持一樣的代碼量。2)提高軟件的質量并解決軟件熵這一問題并不是沒有代價的。testCar就是代價。
我們目前所能做的就是盡量降低所付出的代價:我們編寫的測試代碼要能被維護人員容易的讀取,我們編寫測試代碼要有一定的規范。最好IDE工具可以支持這些規范。 好了,你所需要的就是JUnit。一個Open Source的項目。用其主頁上的話來說就是:“JUnit是由 Erich Gamma 和 Kent Beck 編寫的一個回歸測試框架(regression testing framework)。用于Java開發人員編寫單元測試之用!彼^框架就是 Erich Gamma 和 Kent Beck 定下了一些條條框框,你編寫的測試代碼必須遵循這個條條框框:繼承某個類,實現某個接口。其實也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規范。好在JUnit目前得到了大多數軟件工程師的認可。遵循JUnit我們會得到很多的支持;貧w測試就是你不斷地對所編寫的代碼進行測試:編寫一些,測試一些,調試一些,然后循環這一過程,你會不斷地重復先前的測試,哪怕你正編寫其他的類,由于軟件熵的存在,你可能在編寫第五個類的時候發現,第五個類的某個操作會導致第二個類的測試失敗。通過回歸測試我們抓住了這條大Bug。
回歸測試框架-JUnit
通過前面的介紹,我們對JUnit有了一個大概的輪廓。知道了它是干什么的,F在讓我們動手改寫上面的測試類testCar使其符合Junit的規范--能在JUnit中運行。
//執行測試的類(JUnit版)
import junit.framework.*;
public class testCar extends TestCase {
protected int expectedWheels;
protected Car myCar;
public testCar(String name) {
super(name);
}
protected void setUp() {
expectedWheels = 4;
myCar = new Car();
}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