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5:單元設計故障
修正單元設計并實現,在適當的時侯修改測試規格說明及數據,將錯誤修正情況記錄于測試總結報告的“活動總結”一章中,然后重新運行所有的測試,或者,預先設置異常終止情況,將不能進行設計修正的理由記錄于于測試總結報告的“活動總結”一章中,然后開始核對終止情況(即開始執行4.7條的活動)。
4.6.3 輸出
a. 包含在測試總結報告中的執行信息,其中包括測試輸出、軟件測試事件描述、故障分析結果、錯誤修正活動、不能修改錯誤的理由、資源消耗數據,對過程性語言實現的程序而言,還應包括執行軌跡總結信息(從4.6.2條的a、b)產生;
b. 修訂后的測試規格說明(若能從4.6.2條的b得到);
c. 修訂后的測試數據(若能從4.6.2條的b得到)。
4.7 核對終止情況
4.7.1 輸入
a. 完備性和終止情況的需求說明(從4.1.2條的b、c得到);
b. 執行信息(從4.6.2條的a、b得到)
c. 測試規格說明 (從4.4.2條的a-c得到)(若有需要);
d. 軟件數據結構描述(若有需要)。
4.7.2 任務
圖4為結果核對活動內的控制流程圖。
a. 對測試過程的正常終止情況進行核對
根據完備性要求或失效記錄,決定是否要增加新的測試。對于用過程性語言實現的程序,要分析執行軌跡總結信息(例如變量、數據流)。
若不需附加測試,則將正常終止情況記錄于測試總結報告的“活動總結”一章中,然后開始評價測試效果及被測單元(即開始執行4.8條的活動)。
b. 對測試過程的異常終止情況進行核對
若滿足異常終止條件(例如重要錯誤不能修正、超時),則應將導致終止的特殊條件記錄于測試總結報告的“活動總結”一章中,同時也應記錄未完成的測試及未被修正的錯誤,然后開始評價測試效果及被測單元(即開始執行4.8條的活動)。
c. 補充測試集
當需要附加的測試且異常終止情況不滿足時,通過下列步驟來補充測試集。
——更新測試集的結構,并與4.4.2條的a一致,且根據4.4.2條的c獲得相應的測試用例說明;
——按需要根據4.4.2條的b,修改測試規程說明;
——根據4.4.2條的a,獲得附加測試數據;
——將附加內容記錄于測試總結報告的“活動總結”一章中;
——執行附加的測試(即返回4.6條的活動)。
4.7.3 輸出
a. 記錄于測試總結報告內的核對信息,包括終止條件及任何及任何測試用例的附加情況(4.7.2條的a-c得到);
b. 附加的或修訂后的測試規格說明(若能從4.7.2條的c得到);
c. 附加的測試數據(若能從4.7.2條的c得到)。
4.8 評價測試效果和被測單元
4.8.1 輸入
a. 單元的測試設計說明(從4.4.2 條的e得到);
b. 執行信息(從4.6.2 條的a、b得到);
c. 核對信息(從4.7.2 條的a-c得到);
d. 附加的測試用例說明(若能從4.4.2 條的c、d得到)。
4.8.2 任務
a. 描述測試狀態
將測試計劃和測試規格說明的變化情況記錄于測試總結報告的“差異”一章中(見GB 9386)。要說明每次變化的原因。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