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參與者
一旦交互的啟動程序就位,下一步就是添加它在方案的過程中將與之交互的對象。這些對象的名稱應該反映出類或實例的行為。(類或實例的選擇給出了與序列圖截然不同的含義,但我將把這兩者之間差異保留到下次討論。)
對于示例方案,我們將添加兩個類:LoanApplication 和 LoanRequest。當申請貸款時,需要提交貸款申請。它包含了關于申請人和期望貸款金額的信息。貸款請求是銀行向商業資信咨詢機構發送的關于接受貸款申請的表單。它包含了來自貸款申請的一些信息,以及獲取關于申請人的信用歷史記錄信息的請求。圖 2 中顯示了將這兩個類添加到序列圖中。
圖 2. 添加兩個交互類

連接各點 -- 虛線
對于大多數軟件開發人員來說,序列圖是直觀的。它們將對象和參與者(橫軸)映射到時間(縱軸)。消息連接了對象,當消息發生時,它們沿著縱軸從一個對象移動到另一個對象。這些消息被連接到從對象或參與者底部的中間延伸出的豎直虛線。這條線被稱作 生命線。
在橫軸上,我們用被稱作調用箭頭或消息箭頭的箭頭來表示消息。消息箭頭從發送方(尾)指向接收方(頭)。這些箭頭用于捕捉系統的動態行為。調用通常始于左邊,向右邊移動。即,交互中的初始箭頭通常來自左邊。當創建類的新實例時,我們繪制的箭頭都指向類自身,而不是生命線。我們方案中的第一步是創建新的貸款申請,因此我們在 Applicant 和 LoanApplication 之間畫出箭頭。由于用 Java 創建新實例涉及到調用構造器,因此我們將這個箭頭標上構造器名稱,可能的話,還要標上變量。
我們仍處于軟件開發生命周期中的分析階段,因此我們要僅可能多地包含分析信息。我們的一個商務分析員提到我們把創建新貸款申請的操作稱作“完成貸款申請”。如果我們要在構造過程中使這個序列圖保持為真,那么可以將 complete 實現成公用方法,它將調用 LoanApplication 構造器,如圖 3 所示。
圖 3. 創建 LoanApplication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