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話的主題包括:
l 公司的規章制度
l 對團隊的影響
l 對個人評價的影響
l 強調時間進度
l 達成諒解
問題20:在費用削減的情況下,你將怎樣鼓舞士氣?
答案20:錢不是僅有的激勵因素。人們需要了解他們是否對項目有積極的貢獻。因此,要強調擁有的自豪感并且舉行業務會議,在會上讓用戶談談他們對項目組的良好印象。同時,讓用戶對他們的功能和業務提出一個概括。培訓是一個激勵因素。因此,狀況會議可以作為一個非正式的培訓課程。不定期地舉辦有關新技術的內部研討會。如果培訓課程費用太昂貴,可以租賃技術錄像帶。訂閱雜志,有許多技術雜志是免費的。必須記住的是,忽視培訓將使團隊的精神低落。這樣會影響產品的質量和數量。
問題21:你如何雇人?
答案21:首先做一個工作所需技能的描述。如果你不了解現在的需求就很難雇到合適的人。接下來要了解團隊成員的個性。列出團隊現在缺乏的技能或工作風格。與人力資源部門討論所有這些情況,包括調動現有員工。當候選人到來,針對現有工作進行面試,同時還要了解他是否具有新崗位所需的技能。
問題22:你將如何解決團隊中的個人沖突?
答案22:辨別出人的不同個性。分別向員工表述每種風格的價值。當與沖突雙方討論試圖分析申訴或沖突的原因時應持有客觀的態度。
問題23:你將如何監控/管理顧問?
答案23:顧問也是人,也需要得到尊重。他們還需要明確的目標和任務。堅持做工作周報,將工作時間和工作完成情況聯系起來。
問題24:你將如何管理外援?
答案24:和管理顧問的方法相同。不過,他們可能有一個經理來負責外包合作。首先要和這個經理一起組織日常會議。堅持做工作周報和可交付產品的拷貝。
問題25:你將如何同一個似乎總是不能按時完成工作的員工一起工作?
答案25:直到找到問題的原因時,問題才能解決。原因不一定是分析問題或解決問題的能力差?赡苁且粋管理方面的問題。
該員工可能沒有得到適當的培訓,他的工作可能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圍。另外一種可能是這個人有太多的事情要做而且這些事情都是最重要的或者他不清楚交付日期。
如果不是上述原因,要注意觀察,找出原因所在。例如當所有人遇到問題時,都會找這個人。那么,這個人的工作經常會被無數次地打斷。
溝通技巧
問題26:你將怎樣使用戶參與和了解項目的每個階段?
答案26:貫穿整個項目的原型是得到用戶肯定的方法。讓用戶對有形和無形的利益進行研究,以做出成本效益分析。和用戶一起開發測試數據,測試大綱和驗收標準。e-mail里程碑狀態報告和更新/修改的項目計劃。在項目進行階段性檢查時的同時對可交付產品進行檢查。
問題27:你將如何發現和解決內部和外部問題?
答案27:從所有可能的資源獲取實情并客觀地記錄下來。然后在相關方參與下,盡量自己解決問題。如果這種方法無效,按照組織的管理結構提出問題并參照可能的解決方法。
問題28:你將如何得到供應商的一貫支持?
答案28:雖然供應商是在管理范圍之外的,但也可以將他們包含進來,如果他們:
l 得到尊重
l 了解業務目標
l 預先購買
l 將供應作為計劃的輸入,這樣會對他們產生影響
l 參與設計
因此,在項目的早期階段就應該考慮供應商的管理。確保他們了解業務目標和工作的利益。
問題29:如何處理“是否能破除一些規矩”現象?
答案29:單純為了技術而采用某種技術是不能說服用戶或領導的。任何人都可能抵制那些會改變現狀的變化。然而,如果將技術與商業利潤聯系起來,用戶會支持你的建議。
問題30:你如何應對不同的商業用戶,如果他:
a) 拒絕確認需求
b) 經常改變主意
c) 不肯花時間
d) 堅持不現實的截止日期
答案30:無論客戶有多難應付,都應該記住正因為他們我們才有工作做。他們是客戶。必須以高度的職業精神,完全尊重他們。
因為他們不能了解我們的工作正如我們不能完全了解他們的那樣,溝通變得比較復雜。因此,我們要花時間作規劃并解釋其中包含的內容。用戶需要感到他們沒有浪費時間,正在取得成果,并且他們的意圖被很好地理解。制作原型是一個有用的工具。它提供了一幅用戶能理解的、靈活的圖畫。
另外,對工作風格的理解也很重要。拒絕承認或不斷地改變想法可能源于對問題缺乏理解,或是對未來的擔心。
用戶往往不愿意花時間與IT人員交談并認為這樣做是浪費時間,因為IT人員過分關注他們自己的任務。應該對過去交付產品的歷史進行檢查。如果用戶來了多次但并未發看到有價值的輸出,他們將拒絕花更多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你應該做你擅長的商業領域的項目以期得到用戶的尊重。
召開一個歷時一小時(并且要限定在該時間范圍內)的需求討論會來討論特殊的問題。會議結束時應讓用戶知道下一步該怎么做(并要取得共識)。用戶的觀點被記錄在“會談紀要”上。這些會讓用戶感到他們的意見已被聽取并且允許他們更改錯誤。
一個項目被取消往往是由于沒有經濟合理地達到用戶的業務要求。如果在項目的整個過程中,一直保持與用戶的有效溝通,他們將看到他們的要求正在逐步達到。項目很少因為延期而被取消。要注意范圍變更。在原有的截止日期上增加額外的任務,將會產生不現實的截止日期。
問題31:在一個不編程,就認為你沒在工作的環境中,你如何開展工作?
答案31:如果用戶認為你了解了他們的業務目標,他們就希望早些開始編程。以一種他們能夠理解的形式制作需求文檔,提供一種開放的溝通方式,并讓他們知道你了解什么,你正在做什么。通過項目計劃,狀態報告和原型同樣能夠表明項目的進展。通過讓用戶審查需求,原型和狀態報告的形式,讓用戶參與項目。
方法論知識
問題32:生命周期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32:一個開發或維護生命周期是描述一個特定項目的開始,中間環節和完成的方法。一個生命周期包含了完成特定目標的所有步驟,任務和/或活動。每個活動可能有一種特定的方法。例如,制作數據模型可能會按照James Martins建模方法。對象建?赡軙捎肐van Jacobson方法。生命周期通過運用所有方法來完成業務目標。
問題33:描述你的項目計劃中應包括的階段、活動和可交付產品。
答案33:項目計劃中應包括如下階段(不是以瀑布/線性次序):
1. 項目管理:
典型活動:很多人忘記加入諸如開發和維護項目計劃,狀態會議和報告,評估的資料收集和匯報,制作演示資料和向上級和用戶進行演示等諸如此類需要花時間的,內部的項目管理活動。
典型交付:項目計劃,狀態報告,評估報告(例如:有多少個功能點)
2. 需求分析:
典型活動:范圍定義,成本利潤初步分析,建議。
典型交付:范圍文檔,物理和邏輯分析,實體關系圖,成本利潤分析,商業規則申明,任務定義和概要說明。
3. 設計:
典型活動:建立開發和測試環境,制作邏輯模型,技術系統設計,執行計劃。
典型交付:邏輯數據模型,事件模型,對象模型,網絡模型,物理設計,適合開發環境的規格說明,經過修改的規格說明書,測試計劃,流程圖。
4. 開發:
典型活動:編碼,單元測試和制作用戶文檔。
典型交付:測試說明書,過程手冊,程序。
5. 測試:
典型活動:軟、硬件測試,線性測試,系統測試,集成測試,回歸測試和平行測試。
典型交付:測試結果,問題報告和跟蹤紀錄。
6. 實施和支持:
典型活動:第一階段成果打包;培訓。
典型交付:問題報告過程。
7. 檢查:
典型活動:交付后的三到六個月對目標成本,開發工作,可見/不可見收益進行檢查。
典型交付:實施總結報告。
問題34:制作原型應該在項目生命周期的那個階段?
答案34:貫穿整個項目。眼見為實。因為它是驗證功能,業務規則,用戶需求數據和測試的一個好工具。值得注意的是,原型不會成為粗制濫造的產品。原型需要較好地維護。原型應能在過程和數據不完全的情況下,顯示各個窗口和窗口間的導航關系。
問題35:在項目生命周期中,基于客戶端/服務器端開發與基于大型機開發的區別是什么?
答案35:基于客戶端/服務器端開發的項目需要額外的任務編制各部分的計劃。各部分計劃中必須包括對事件,數據和網絡位置的檢查。必須根據用戶的要求決定服務器/客戶端的分布。在服務器/客戶端環境中,要運用外觀建模技術和制作圖形界面的原型相結合和方法。
問題36:在一個維護項目中如何管理和保證質量?
答案36:維護本身就含有負面意義。許多公司認為維護工作是不好的,第二位的。費錢的,并且是對現有應用的不斷修改。必須懂得維護也有它的生命周期。因此,應建立一個圍繞維護活動的控制和質量工作的計劃。新的開發計劃包括交付產品和每個任務分配的時間。項目計劃應考慮到需求變更的情況。這樣可以使項目經理和用戶看到變更對項目進度的影響。
維護階段/活動有:
變更的確定(是否會造成產品問題,是否增加了新的功能,或技術平臺的變更)
1. 正式記錄變更,
2. 變更確認并初步估計變更的大小,
3. 對現有變更進行優先級排序,
4. 變更分析,
5. 對變更進行編程,
6. 對變更和變更對系統產生的影響進行系統/回歸測試,
7. 用戶確認變更,
8. 產品遞交,
9. 生產。
問題37:面向對象的開發與傳統的開發方法在管理技術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37:面向對象的項目團隊人員較少,團隊成員不需要有太多創意。重要的是技術和個人的角色。每個成員需在項目的不同階段承擔不同的角色。因此,每個成員必須了解他們自己的優缺點。圍繞一個或多個人員的角色有:
l 設計師(系統的整體結構)
l 抽象工程師(類和類族)
l 應用工程師(完成和組裝類和類之間的消息)
由于傳統的開發方法,個人角色是不能互換的。軟件開發是個人的努力的結果。即使是由最優秀的,最聰明的人組成的團隊,如果他們不能為共同的目標而工作,那么就是最簡單的項目也不能成功完成。
問題38:你如何在處理雇員關系,項目管理,文本工作之間分配時間?
答案38:人是最寶貴的財富,因此需要花費最多的時間。然而,項目經理必須關注事物的次序應該是:
1. 商業目標,
2. 公司的目標,
3. 項目,
4. 團隊,
5. 個人,
6. 技術和方法的變化
問題39:什么是PM-CMM?
答案39:人員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PM-CMM和CMM都是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軟件工程研究所開發的概念模型。PM提供了人力資源管理的組織方法。五個層次是:
1. 隨意的:人員管理沒有連貫性,
2. 可重復的:組織在人員管理方面有一些政策方針,
3. 明確的:將人員管理與業務特點相結合,
4. 可度量的:對人員管理可進行目標量化,
5. 優化:有組織地致力于不斷地提高人員管理水平。
小結
一個成功的團隊是指由不同技能、才華、工作風格和知識的成員組成的士氣高漲的團隊。項目經理的職責就是將這些人組成團隊并激勵他們。本文通過復習一般性的概念、術語和面試中經常會問到的問題,為面試做準備。你可以根據你有關如何成為一個好的項目經理的知識和經驗,對答案進行整理。不管怎么回答,盡量給你所應聘的組織留下印象。應以一種積極的態度面對。應側重于人員管理,同時還有一個良好的技術背景。應具備應有的常識、自信、傾聽和作決定的能力。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