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各個活動都會有管理或是QA參與,進行活動的評審,確保各個環節都是按照規范進行的,保證自動化實施過程是在可控范圍內進行的活動,避免某個環節的隨意性。
技術
技術角度,主要是決定采用什么樣的工具,腳本開發工具,配置管理工具。還有就是要制定針對在工具的使用過程中要遵循的規范,如何讓工具之間配合,發揮最大的作用。
功能自動化測試用的最多的莫過于QTP了,由于它的簡單、易用,容易上手很是受大家的追捧。當然還有它能夠破解,這也為它廣泛推廣打下很好的基礎。
技術環節需要對腳本的開發做出明確的說明。底層函數的定義,功能函數的開發,函數庫的規劃,參數、腳本的開發規范等這些都要形成文檔。最后腳本的運行也是一個很關鍵的環節,包括運行的穩定性,效率,日志,失敗的處理這些都是需要處理的問題。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自己開發工具來解決這些問題,但相應帶來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這樣做的公司都是有單獨的團隊來維護測試工具這一塊的,所以在人力、技術資源很有限的情況下不要輕易嘗試這種方式。同行用的最多的好像就是用Excel來組織,然后通過讀取Excel來控制腳本的運行,這種方式簡單,易行,但對于過于復雜的系統不適用。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用QTP+QC的方式,QC有單獨的模塊來管理,組織這些內容。并且會自動記錄執行日志,結果文件等。這種方式是最方便,成本最低的一種方式,維護起來也很容易,而且沒有不兼容的情況,很容易見到效果。如果公司不打算組建專門的測試開發團隊,用這個是最有效的一種方式。缺點是在組織數據時的靈活性欠佳。
團隊
功能自動化測試肯定是一個團隊協作的過程,單槍匹馬去做自動化是非常不明智的選擇。整個團隊應該包含幾個角色:leader,熟悉業務的人員,腳本設計開發人員,測試執行人員。人員各司其職,互相配合。
根據項目具體情況,酌情增減人員。很理想的情況是公司有很好的測試流程,分工明確,各個崗位都有明確的崗位職責,這樣可以是團隊成員緊密的配合完成工作。但也有很多不理想的狀況,這時作為一個功能自動化測試的實施人員,也要對自己的工作做好規劃,什么階段做什么事情,每個階段的提交物有一個明確的思路。這樣可以使自己很好的控制進度,對上邊也有一個交代,讓領導知道做了什么。
管理
最后簡單說一下管理。這個也是一個重要環節,好的管理可以很好的控制進度,保證質量。管理人員要對測試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參與各種成果物的評審,項目的例行會議并保存會議記錄,對測試流程的不斷改進,對測試方法、技術的不斷探索。在團隊遇到困難時,也要及時的給出友情支持。這些內容有些屬于QA的范圍,具體公司具體配備相應人員。
以上只是自己對功能自動化測試的點滴思考,寫出來算是自己的一個總結。每一個環節還有待完善,補充的地方,測試的博大精深并不是簡單的幾行字能寫出來。希望在工作當中不斷的總結,不斷的提高。
嚴格意義來說,不應該稱之為對框架的思考,框架是一個系統,是一個整體,而以上只是對一部分內容做了點滴體會。是與非,看官自己定奪。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