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發流(Development Stream)、整合流(Integration Stream):
開發流、整合流為服務器端概念,可簡單理解為服務器上的2個獨立存儲空間,特定階段、特定版本集的文件、目錄即存放在流中。
開發流概念用于分支、隔離開發用,目前不使用,所以要勾掉“Create a development stream”

5.1.5 步驟四:視圖類型
決定視圖類型:選擇生成靜態整合視圖(我們暫不使用開發流,也就無開發視圖類型選擇問題,所以下截圖上半部開發視圖部分為空),下一步繼續:

5.1.6 步驟五:View本地存放路徑及View Storage設置
本步驟非常關鍵,請大家務必重視:
默認視圖名字前系統會自動前綴上你的名字,便于監控、管理,不要刪除,切切!
客戶端每建一個視圖,服務器端即會作相應登記(Register)。
如果你是第一次基于某個Stream(我們的例子是U9.UBF.Mailline流)創建一個View,則此次視圖名字應該是形如“zpw_U9.UBF.Mainline_int”、名字中無“_2、_3、_4、…”等字樣。
如果你以前基于某個Stream已經創建過一個View,則此次視圖名字中會包含創建次數信息、名字中將包含“_2、_3、_4、…”等字樣(如本例截圖)。對同一個流(CC后臺存儲區)創建多個視圖雖然不違法,但可能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 除非你出于一定的目的有意識這樣做:你的本機可能有多個副本,而你可能無意識地選擇工作于任何一個View,多處修改代碼還不自知,等到知道,可能已經很難處理了!


注:第一個截圖中,點擊“Advanced Options…”按鈕后,第二個截圖中點擊“Browse…”按鈕,找到你的View Storage共享目錄(也可以在上View Storage文本框直接輸入共享目錄路徑如:\\zpw\ViewStorage),當找到一個合法的共享目錄后,View Storage TextBox中內容自動改變為View名字(如上圖的zpw_U9.UBF.Mainline_2_int),不要修改之,級次Ok后返回確定即可……
5.1.7 步驟六:Choose Component
Component系CC后臺概念,簡單理解為目錄樹即可。選擇你需要訪問的Component(一般是全部選擇),然后繼續:

5.1.8 步驟七:盤點結果
一切Ok……,轉ClearCase Explore,會發現View\下增加了一個與你所Join的Project同名的選項卡(我們的例子中叫“U9.UBF.Mainline”)。其中建有我們剛剛建立的整合視圖(zpw_U9.UBF.Mainline_int):

視圖創建完畢,你就(才)可以基于視圖展開常規的配置管理工作:進配置庫、簽出、簽入、更新視圖等工作。
5.2 配置項入庫:Add to SourceControl
視圖創建完畢,該是配置項入庫的時候了。所謂配置項入庫,即把本機私有文件、目錄加入ClearCase使之變為ClearCase受控元素。步驟如下:
注:命令行有批量入庫命令,很簡單,略。
Windows Explore中Copy需要入庫的配置項。
ClearCase Explore中Paste到目的地(Component根下或Component的某子孫目錄下,普通目錄可以在CC Explore中直接創建)
選中需要入庫的文件或目錄(可多選),執行右鍵菜單“Add to Source Control”…如下圖,一次把2個文件加入ClearCase使受控:

彈出窗體中需要選擇一既有活動或可創建一新的活動,以關聯本次動作。最后確定即可。如下圖:

注意:
A. 把一個目錄下任何一個Private文件加入ClearCase后,該目錄均將同時自動加入ClearCase變為受控元素 – 目錄私有的話。
B. 把一個目錄Add to Source Control…后,其中子目錄及文件均不會受影響 – 如為Private則仍將保持Private狀態。
C. 子影響父,父不影響子:一個文件如加入ClearCase,其所在父目錄必被自動加入ClearCase(至于爺爺目錄,CC不考慮處理);反之則No。
D. 對于代碼類或Rose模型,在Visual Studio、Rose中借助與ClearCase的集成功能可實現批量入庫(及自動過濾),應該更簡單些。后續章節專題介紹。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