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測試發現問題,在解決問題后還要重新測試,因此測試的時間可能會比實際更長一些
識別和注意少數重要的方面,而忽略多數次要的方面,有時候少數的問題足以致命,這些問題將是軟件測試結果中重要性最高的錯誤。
錯誤的定位有時是很難的,要找出必然發生的前因后果,而不至于因為描述錯誤而誤導開發人員。有時候確實存在錯誤不能重建的問題。解決辦法之一是在錯誤報告中給予說明。
對錯誤的描述,應該是準確、完整而簡練。因為描述的問題或者不完整的描述會引起開發人員的誤解,其后果是可以想見的。
有時有經驗的測試人員憑借直覺就可以發現一些問題,這可稱為“錯誤猜測”。
測試人員容易犯2種錯誤:一是測試人員發生判斷錯誤,將本沒有錯誤的系統行為報告為錯誤,或者將錯誤指定了過高的嚴重級別,或者過高估計了問題的嚴重性,這樣會引起開發人員的不信任,產生一種象“狼來了”一樣的效果;二是測試人員將錯誤的嚴重性或優先級定得過低,從而產生“測試逃逸”,這樣會造成產品質量的風險。以上兩種錯誤應該盡量避免。
最后,我忽然想,測試實際上可以覆蓋到硬件,甚至非計算機產品的測試,也許可以相互借鑒。
還有一種很奇特的感想,這種感想使我反而有些困惑不清了。我發現對測試來說,理論和實踐的距離好象非常遙遠,我先看了一本軟件工程的書,然后寫下了前面的一半內容,然后我又匆匆翻看了一本美國人的書,叫做《測試流程管理》,然后整理出了本文后一半的內容,該書中有著比本文多得多的各方面的實踐經驗。歌德說過,理論是蒼白的,生命之樹常青。我稍稍改變一下,就變成了:理論是蒼白的,實踐之樹常青。也許測試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大學教授們一般也不可能熱衷于參加測試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