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在windows平臺創建CQ模式庫和用戶數據庫
打開CQ Maintenance工具,選擇"模式庫-〉創建",為該模式庫命名;
選擇數據庫類型,依次填入服務器,數據庫,用戶名,密碼,連接選項;這些項目的具體含義這里就不贅述,可以參考CQ用戶使用手冊來獲得相關信息。
模式庫成功創建后,如圖所示:
接著,打開CQ Designer工具,來編輯模式文檔。舉例來說,我們選擇"記錄類型-〉Defect-〉字段",添加一個SHORT_STRING類型的字段,命名為"SQUIDWARD"。在"記錄類型-〉Defect->狀態和操作-〉行為"中,將該字段的"opened"屬性設置為"Mandatory"參數。打開"表單-〉Defect_Base"一項,通過添加選項卡,將我們創建的"SQUIDWARD"域拖入該選項卡。至此,模式的簡單編輯就算完成了。將該模式檢入并基于此模式,生成一個用戶數據庫。
3.3 在CQ 服務器上創建連接到該模式庫的數據庫集和連接
執行此步驟的意義在于,令ClearCase服務器上的項目能夠找到所要集成的ClearQuest數據庫信息。
在Linux平臺上,ClearQuest的安裝目錄下,執行clearquest命令,啟動clearquest GUI.
打開"文件-〉數據庫-〉管理連接",選擇"添加數據庫集",相當于把在windows上創建模式庫的過程重復了一遍,模式庫的名字可以重新命名,它只是一個在CCRC上對CQ 數據庫注冊的一個標示。添加成功后的數據庫集顯示在"可用的數據庫集"一欄中,這還不夠,還需要創建一個連接來登錄該數據庫,選"添加連接…."按鈕。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一個登錄該數據庫的用戶名,該名稱將被用于以后在集成環境中,再次登陸CQ數據庫的登錄名稱。下圖表示在Linux服務器上創建好了的數據庫集與連接列表?梢詣摻ǘ鄠數據庫集,每個數據庫集可以對應多個以不同用戶登錄的連接。
3.4 在CCRC 服務器上實現CQ與UCM ClearCase的集成設置
前面的環境都搭建成功的話,這一步可以說水到渠成,非常容易。將CC的項目與CQ集成,既可以在創建項目初期,也可以對一個既有項目進行集成配置。
新建項目時,與CQ進行集成。創建項目的最后一步,將默認選項改為yes, 在CCRC服務器上注冊的CQ 數據庫信息將被搜索到并顯示在下拉列表中。該信息的物理存儲位置在<CQ_Home>/CQDB_rgys/目錄下,當在CCRC服務器上生成一個數據庫模式,就會在該目錄下添加一條記錄信息。
對一個已有項目進行與CQ的集成打開CC Projects Explorer,選擇要集成的項目,右鍵單擊,選擇"屬性",打開ClearQuest頁,勾上"Project is ClearQuest-enabled"選項,選擇需要的CQ連接就可以了。
到這里,Web集成模式環境搭建已經完成。在下一篇,我們將詳細介紹CCRC客戶端在集成環境下如何進行版本控制;如何通過CQ的定制來實現活動狀態自動轉化;如何真正實現高效的變更管理流程。
4.版本樹的簡單介紹
1 版本樹的簡單介紹
基于CCRC的版本樹和普通CC的版本樹基本是相同的。都是將一個元素的版本用節點來表示,邏輯有序的排列起來,形成一個樹狀結構。版本樹中不但可以顯示版本、分支的信息,而且可以進行簡單的CC操作。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