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中將常規的動作放在"進行交易"用例中,而將非常規的動作 放置于"超越邊界的交易" 用例中,這便是擴展關系的實質。 當有一大塊相似的動作存在于幾個用例,又不想重復描述該動作時,就可以用到使用 關系。
例如,現實中風險分析和交易估價都需要評價貿易,為此可單獨定義一個用例,即" 評價貿易",而"風險分析"和"交易估價"用例將使用它。 請注意擴展與使用之間的相似點和不同點。它們兩個都意味著從幾個用例中抽取那 些公共的行為并放入一個單獨用例中,而這個用例被其他幾個用例使用或擴展。
但使用和 擴展的目的是不同的。
(5) 用例模型的獲取 幾乎在任何情況下都會使用用例。用例用來獲取需求,規劃和控制項目。
用例的獲取 是需求分析階段的主要任務之一,而且是首先要做的工作。大部分用例將在項目的需求分 析階段產生,并且隨著工作的深入會發現更多的用例,這些都應及時增添到已有的用例集 中。
用例集中的每個用例都是一個潛在的需求。
a. 獲取執行者 獲取用例首先要找出系統的執行者?梢酝ㄟ^用戶回答一些問題的答案來識別執行 者。
以下問題可供參考:
·誰使用系統的主要功能(主要使用者)。
·誰需要系統支持他們的日常工作。
·誰來維護、管理使系統正常工作(輔助使用者)。
·系統需要操縱哪些硬件。
·系統需要與哪些其它系統交互,包含其它計算機系統和其它應用程序。
·對系統產生的結果感興趣的人或事物。
b. 獲取用例 一旦獲取了執行者,就可以對每個執行者提出問題以獲取用例。以下問題可供參考:
·執行者要求系統提供哪些功能(執行者需要做什么)?
·執行者需要讀、產生、刪除、修改或存儲的信息有哪些類型。
·必須提醒執行者的系統事件有哪些?或者執行者必須提醒系統的事件有哪些?怎樣 把這些事件表示成用例中的功能?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