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截止1996年10月,UML獲得了工業界、科技界和應用界的廣泛支持,已有700多個公司表示支持采用UML作為建模語言。
1996年底,UML已穩占面向對象技術市場的85%,成為可視化建模語言事實上的工業標準。1997年11月17日,OMG采納UML
1.1作為基于面向對象技術的標準建模語言。UML代表了面向對象方法的軟件開發技術的發展方向,具有巨大的市場前景,也具有重大的經濟價值和國防價值。
2. 標準建模語言UML的內容首先,UML融合了Booch、OMT和OOSE方法中的基本概念,而且這些基本概念與其他面向對象技術中的基本概念大多相同,因而,UML必然成為這些方法以及其他方法的使用者樂于采用的一種簡單一致的建模語言;其次,UML不僅僅是上述方法的簡單匯合,而是在這些方法的基礎上廣泛征求意見,集眾家之長,幾經修改而完成的,UML擴展了現有方法的應用范圍;第三,UML是標準的建模語言,而不是標準的開發過程。
盡管UML的應用必然以系統的開發過程為背景,但由于不同的組織和不同的應用領域,需要采取不同的開發過程。作為一種建模語言,UML的定義包括UML語義和UML表示法兩個部分。
(1) UML語義 描述基于UML的精確元模型定義。元模型為UML的所有元素在語法和語義上提供了簡單、一致、通用的定義性說明,使開發者能在語義上取得一致,消除了因人而異的最佳表達方法所造成的影響。此外UML還支持對元模型的擴展定義。
(2) UML表示法 定義UML符號的表示法,為開發者或開發工具使用這些圖形符號和文本語法為系統建模提供了標準。這些圖形符號和文字所表達的是應用級的模型,在語義上它是UML元模型的實例。
標準建模語言UML的重要內容可以由下列五類圖(共9種圖形)來定義:
·第一類是用例圖,從用戶角度描述系統功能,并指出各功能的操作者。
·第二類是靜態圖(Static diagram),包括類圖、對象圖和包圖。其中類圖描述系統中類的靜態結構。
不僅定義系統中的類,表示類之間的聯系如關聯、依賴、聚合等,也包括類的內部結構(類的屬性和操作)。類圖描述的是一種靜態關系,在系統的整個生命周期都是有效的。對象圖是類圖的實例,幾乎使用與類圖完全相同的標識。他們的不同點在于對象圖顯示類的多個對象實例,而不是實際的類。
一個對象圖是類圖的一個實例。由于對象存在生命周期,因此對象圖只能在系統某一時間段存在。
包由包或類組成,表示包與包之間的關系。包圖用于描述系統的分層結構。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