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自動測試工具之我見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10-31 21:40:03
/ 個人分類:QTP學習
很多初學自動測試工具的人不知道使用測試工具的關鍵問題是什么。我覺得主要問題是下面幾點:
1、首先必須進行完善的用例設計和測試過程設計
使用測試工具進行測試工作的第一步并不是錄制腳本。而是應該在理解被測對象的基礎上,進行用例設計和測試過程設計。用例設計包括用例數據、用例測試過程、預期結果等。然后將用例測試過程錄制成測試腳本,將用例數據進行參數化。
完成一項功能或多項相關功能的測試時,需要設計合理的測試過程。不同的測試場景使用獨立的一項測試操作實現(表現為一個獨立的測試腳本文件)。多項相關功能測試時,按設計的測試過程進行測試操作的組合(如使用QTP的操作調用)。這樣,每一個測試場景使用不同的測試數據,且各個測試場景獨立存在,但有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功能的測試。
2、檢查點是需要進行判斷的
初學者大多會按照教程設置各種檢查點,但并不會看測試結果中檢查點的結果。其實,許多檢查點只表明了兩種結果:“通過”或“失敗”。
關鍵的問題是:失敗的理由、場景、狀態等在結果中很難看出來。所以,在設置檢查點后,還必須對檢查點結果按照測試過程的業務邏輯進行判斷,然后輸出更為詳細的結果。具體示例見我的上篇日志中的“ reporter.ReportEvent 1,"新增學生信息錯誤","信息存入數據庫,但數據沒有在保存后立即顯示,數據編號:"+ DataTable("stu_ID", dtLocalSheet)
”。
此外,檢查點的參數化至關重要,因為只有參數化檢查點,才能真正體現系統運行過程中動態的變化!
3、測試工具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許多初學者總希望測試工具能幫助他們解決所有問題。其實許多測試項目是必須靠手工完成的。如:界面布局的合理性、系統使用的方便性等。
自動工具永遠只是輔助手段!所以測試工作的關鍵還是對測試對象的理解、測試用例與測試過程的設計。有了完善的用例,不管是手工測試還是自動測試,都是可以很好地完成測試任務的。
4、錄制測試與編寫測試腳本的目的是便于重復測試
既然是為了重復測試,那么就必須認真考慮和設計每個測試活動的前置條件(如在什么樣的數據環境下才能開始這個測試活動?)和后置條件(如:本測試活動所錄入的數據是否需要保留?)。否則就會很容易出現問題(如:錄入數據時關鍵字重復。。
相關閱讀:
- Sql Sever數據庫自動備份 (wangyajing, 2008-10-15)
- 實時嵌入式軟件測試工具的研究 (seanhe, 2008-10-21)
- 四種HP-Mercury主流測試工具的測試流程 (seanhe, 2008-10-21)
- 在.NET環境中使用單元測試工具Nunit (admin, 2008-10-22)
- 四款主流測試工具的測試流程 (huangw, 2008-10-23)
- 軟件測試和VSTS測試工具 (huangw, 2008-10-23)
- Oracle基礎工具簡介 (taotao2008, 2008-10-27)
- testview測試工具的詳介 (huangw, 2008-10-30)
- 市場主流的軟件測試工具和管理軟件 (huangw, 2008-10-30)
- 數據庫測試數據生成工具Datafactory 實際使用案例 (taotao2008, 2008-10-31)
導入論壇
引用鏈接
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初學
工具
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