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軟件測試技術
    • 軟件測試博客
    • 軟件測試視頻
    • 開源軟件測試技術
    • 軟件測試論壇
    • 軟件測試沙龍
    • 軟件測試資料下載
    • 軟件測試雜志
    • 軟件測試人才招聘
      暫時沒有公告

    字號: | 推薦給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實戰VC時間控制函數

    發布: 2007-7-14 21:11 | 作者: 佚名    | 來源: 網絡轉載     | 查看: 33次 | 進入軟件測試論壇討論

    領測軟件測試網 隨著軟硬件的飛速發展,計算機技術已經廣泛地應用到自動化控制領域,為了實現實時控制,控制程序必須能夠精確地完成定時和計時功能。VC提供了很多關于時間操作的函數,下面根據它們精度的不同,分別進行說明。

    一般時控函數

      VC程序員都會利用Windows的WM_TIMER消息映射來進行簡單的時間控制:1.調用函數SetTimer()設置定時間隔,如SetTimer(0,200,NULL)即為設置200毫秒的時間間隔;2.在應用程序中增加定時響應函數OnTimer(),并在該函數中添加響應的處理語句,用來完成時間到時的操作。這種定時方法是非常簡單的,但其定時功能如同Sleep()函數的延時功能一樣,精度較低,只可以用來實現諸如位圖的動態顯示等對定時精度要求不高的情況,而在精度要求較高的條件下,這種方法應避免采用。

    精度時控函數

      在要求誤差不大于1毫秒的情況下,可以采用GetTickCount()函數,該函數的返回值是DWORD型,表示以毫秒為單位的計算機啟動后經歷的時間間隔。使用下面的編程語句,可以實現50毫秒的精確定時,其誤差小于1毫秒。

      DWORD dwStart, dwStop;

      // 起始值和終止值

      dwStop = GetTickCount();

      while(TRUE)
      {
          dwStart = dwStop;
      // 上一次的終止值變成新的起始值
      // 此處添加相應控制語句
       do
       {
           dwStop = GetTickCount();
       }while(dwStop - 50 < dwStart);
      }  


    高精度時控函數

      對于一般的實時控制,使用GetTickCount()函數就可以滿足精度要求,但要進一步提高計時精度,就要采用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函數和QueryPerformanceCounter()函數。這兩個函數是VC提供的僅供Windows 9X使用的高精度時間函數,并要求計算機從硬件上支持高精度計時器。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函數和QueryPerformanceCounter()函數的原型為:

      BOOL 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LARGE_INTEGER *lpFrequency);

      BOOL QueryPerformanceCounter(LARGE_INTEGER *lpCount);


      數據類型LARGE—INTEGER既可以是一個作為8字節長的整型數,也可以是作為兩個4字節長的整型數的聯合結構,其具體用法根據編譯器是否支持64位而定。該類型的定義如下:

      typedef union _LARGE_INTEGER
      {
       struct
       {
           DWORD LowPart; // 4字節整型數
           LONG  HighPart; // 4字節整型數
         };
      LONGLONG  QuadPart;

      // 8字節整型數
      } LARGE_INTEGER;  


      在進行計時之前,應該先調用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函數獲得機器內部計時器的時鐘頻率。筆者在主頻為266、300、333的三種PentiumⅡ機器上使用該函數,得到的時鐘頻率都是1193180Hz。接著,筆者在需要嚴格計時的事件發生之前和發生之后分別調用QueryPerformanceCounter()函數,利用兩次獲得的計數之差和時鐘頻率,就可以計算出事件經歷的精確時間。以下程序是用來測試函數Sleep(100)的精確持續時間。

      LARGE—INTEGER litmp;

      LONGLONG QPart1,QPart2;

      double dfMinus, dfFreq, dfTim;

      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litmp);

      // 獲得計數器的時鐘頻率

      dfFreq = (double)litmp.QuadPart;

      QueryPerformanceCounter(&litmp);

      // 獲得初始值

      QPart1 = litmp.QuadPart;

      Sleep(100) ;

      QueryPerformanceCounter(&litmp);

      // 獲得終止值

      QPart2 = litmp.QuadPart;
      dfMinus = (double)(QPart2 - QPart1);
      dfTim = dfMinus / dfFreq;
      // 獲得對應的時間值


      執行上面程序,得到的結果為dfTim=0.097143767076216(秒)。細心的讀者會發現,每次執行的結果都不一樣,存在一定的差別,這是由于Sleep()自身的誤差所致。

      本文介紹了三種定時或計時的實現方法,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以達到程序的定時和計時功能。以上程序均在VC 6.0、Windows 98環境下調試通過。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


    關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 領測軟件測試網合作伙伴 | 廣告服務 | 投稿指南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版權所有(C) 2003-2010 TestAge(領測軟件測試網)|領測國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軟件測試工程師培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9號北京理工科技大廈1402室 京ICP備2023014753號-2
    技術支持和業務聯系:info@testage.com.cn 電話:010-51297073

    軟件測試 | 領測國際ISTQBISTQB官網TMMiTMMi認證國際軟件測試工程師認證領測軟件測試網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