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備份,我開始是用復制文件的方式,完全復制到本地,這樣的好處是簡單易操作,恢復的時候直接把備份拷回服務器,覆蓋原來的數據即可,但是有數據量大的缺點,F在采用的是生成.ssa的備份文件,這樣能節省很多空間。如果你也是生成.ssa格式的備份方法,恢復是要注意:
1.若原來作的是archive all the date的備份,并且沒有將原project刪除。
則:"永久刪除"原來的project再作恢復。
2.若原來作的 archive this version and older且你確認要回復到原來的版本
則:"永久刪除"原來的project再作恢復。(此時如果projects中有與其它projects共享的文檔,最新的版本不被覆蓋)
注:
1.第2種方法備份方法(archive this version and older)不推薦,除非你想省硬盤空間,那么請在備份后就將原來的版本刪除這個選項打上,
以免恢復時麻煩。
2."永久刪除"一個project可以在vss explore中進行,也可以在vss administrator中進行。
其實,CM說白了還是進行版本管控,至于怎么管控,個人的方法會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一樣。一般公司可能會用兩天服務器,一臺做項目人員開發庫,另一臺做受控庫和基線庫。采用這種方法,就要求配置管理員每次從項目開發庫取出來數據,自己的工作臺起到中介作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在自己工作臺上建立和庫一樣的目錄,可以直接Get from 項目人員開發庫和受控庫到本地,以后需要更新的內容直接Check out到本地然后在Check in
進受控庫。我們是受控庫,基線庫和項目人員開發庫在一臺服務器上,但是操作類似。我認為有條件還是把受控庫和項目人員開發庫分開,出于安全考慮,放兩臺服務器上更好管理,這樣權限管理變的更簡單。
看到一篇資料上介紹如何建立一個相對"安全"的VSS數據保護體系,自己整理了一下,供大家參考。
1.設一個安全文件夾與數據庫目錄平行(比如庫在d:\doc\vss\aaa,則該目錄設置為d:\doc\vss\lock),將此目錄設為隱藏,普通組員的權限設為可讀
寫但不能列目錄。不能通過瀏覽器直接訪問該目錄,以防誤刪除。
2.VSS庫所在的目錄共享不變,但只保留srcsafe.ini文件,其它的一切移入上述的安全文件夾中。(創建d:\doc\vss\lock\aaa,容納原aaa中文件及子文件夾)
3.在文件srcsafe.ini中,將路徑和文件指向實際的內容(加相對路徑,比如原來是Data_Path = data, 現在改為..\lock\aaa\data,其它類推)。
srcsafe.ini改好后作一個備份,用以損壞后恢復。
4.在上述安全目錄中加入一隨機取文件名如(asdhfn3.7d),對該文件的讀取和寫入進行系統的監控(觀察是否有非法訪問)
5.這個安全體系并沒有排除硬件的故障以及他人用administrator的權限進行破壞的情況,所以定期備份還是需要的。
歸納一下,現在已經完成和正在完成的文檔有:
1)配置狀態報告
2)日常備份申請
3)配置管理計劃
4)配置管理周報
5)配置庫系統
6)配置項狀態表
有了這些表的規范,我相信后面的配置管理應該會更明確了。
現在需求階段的基線已經發布,并通過了評審,進入概要設計和詳細設計階段,在項目中成長吧,進步是看的見的。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