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擁有者可以在不改變這個基本資產的語義的情況下修改這些非功能的特點。服務提供商通常擔任這個角色。
運營所有權(維護者)
運營所有權擁有者負責在這個服務的運營生命周期內維護這個服務。運營擁有者這項服務的“運行期實例”。改變運行期實例和配置由這個擁有者負責。開發擁有者一般在這個服務從開發生命周期進入運營生命周期的時候把這項服務移交給運營所有者。要搜集這些服務的運行指標并且把這些數據提供給企業以便不斷改善業務能力。由于運營所有權擁有者負責維護這些服務,我們把他稱作維護者。
管理者
不談論管理者的任務就不能討論服務的所有權。管理者一般是一個機構的任務。一個集中的機構的組織應該擔負這些保護企業利益的職責。管理者有如下職責:
治理:管理者應該處理治理問題和協調各個股東和擁有者的利益。正如早些時候討論的那樣,一項服務在生命周期內會出現許多改變。開發和發布服務應該與消費者的開發和發布計劃同步。此外,應該保證這個服務執行企業標準和最佳做法。管理部門負責這些活動,它將利用這個機構中的其它部門實施治理。
推廣再利用:有時候,擁有者也許對于推廣服務再利用不感興趣,因為服務的再利用也許不按照交付的情況衡量,而是根據企業價值或者節省的成本進行衡量。管理者的責任就是推廣服務再利用和協調各個方面以加快服務的應用。
經紀和中介:擁有者擁有這項服務并且對于他們擁有的部分擁有最終的發言權。管理者協調消費者和其他各方訪問、修改和增強的請求。在一個復雜的企業生態系統中,沖突是不可避免的。股東的優先次序是有很大差別的。管理者負責協調各個方面的溝通。
資金管理:管理者一般負責管理構建和運行這些服務的資金。資金模式應該支持服務資金的分配和退款以便收回成本。管理部門還管理一個成本中心或者投資中心。采用成本中心的模式,它只負責成本和通過向消費者退款收回成本。采用投資中心模式,它通過資本預算獲得收入,并且根據自己的決定收回或者重新投資建立額外的企業服務。
成本分配:管理者要保證服務的開發和維護成本恰當地分配給這個服務的消費者。要衡量和提高這個公司的效績,應該衡量這個成本和平均地分配這個成本。做不到這一點將導致濫用有價值的資源。
發布管理:管理者還要在產品組合設計師的幫助下管理這項服務的各個版本的開發和發布周期。不同版本的服務在任何一點上也許都有不同的擁有者。圖3解釋了這個概念。在這里,1.0版本正用于生產,有經營部門監視和管理。而1.1版由開發的擁有者(服務提供商)實施。同時,語義的擁有者也許正在研究創建2.0版本的服務的需求。管理者在擁有者和消費者之間協調各個版本的淘汰和發布。
服務持續不斷的技術支持:管理者衡量和理解這些服務的價值,并且保證這些服務在退出使用之前得到適當的擁有者的技術支持。
現在,這個框架已經解釋完了。一個有用的實踐就是找出你的服務的各個擁有者。一個好的起點就是找出服務的每一個類別的擁有者。表1列出了標準的服務類。記下你的機構中這些服務類型的擁有者。此外,現在是開始思考哪一個部門或者哪一組部門將負責你的機構的管理職責的好時機。如果你不能確定哪一個部門將負責管理任務,那么,這可能就是當前的問題。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