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符合理論的實驗
很明顯,結果C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僅僅一個“反面數據點”就可以歪曲理論。在所有情況下,如果實驗者犯了錯誤,我們無一例外地得到錯誤的結果。這就是檢查和再檢查實驗工作,由不同的科學家在不同的實驗室重復實驗以發現我們是否得到“復制”的結果非常重要的原因。但是讓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到結果D,它有兩種子情況:
D1:理論在廣義上是錯誤的。
D2:該實驗表明理論在應用范圍外的某些區域是錯誤的。
也就是說,該實驗發現了一個新的理論不適用的領域。在先前測試的更為嚴格的領域中理論可能仍是正確的。這就是我們對理論有三種選擇——推翻,修改,或對新的范圍加以限制——的原因。
在有些時候,科學界不愿意基于一個相反實驗推翻一個已被接受的信條。通常理論被修改或“打上補丁”來適應新的數據。只有在出現了若干否定實驗和多個補丁后科學界才開始尋找一個能夠解釋所有結果的更好的理論。這是Thomas Kuhn在其著作科學革命的結構中的發現,在書中他引進了一個“規范變化”的概念。
符合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