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誰動了我的奶酪》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7-08-28 23:15:38
/ 個人分類:生活類
MILY: 宋體;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我讀《誰動了我的奶酪》
其實很早就知道《誰動了我的奶酪》這本書,只是一直沒有拜讀過,但是一直將它放在心里,以便在合適的時機閱讀,而這次終于斷斷續續讀完了這本書。
書中提到了四個角色哼哼、唧唧、匆匆和嗅嗅,哼哼和唧唧是兩個小人,匆匆和嗅嗅是兩只小老鼠,雖然描述的是不同的“人物”,但是要表現的思想卻是一致的:當不同種類的物種面臨環境的變化,如何適應變化,并做出有利于自身生存的改變。比起兩個小人哼哼和唧唧,兩只小老鼠智商似乎要低些,然而就是這個“低”智商促使兩只小老鼠在看到奶酪消失后,他們沒有過多地迷惑于這個“驚變”,而是積極地踏上了尋找下一個奶酪的行程,在他們的思維里,環境的變化再正常不過了。
而在兩個小人的思維里,這樣的變化不可思異,昨天還有許許多多的奶酪怎么今天就沒啦?是誰拿走我的奶酪?他什么時候會自動送回來……太多的想法,俗話說的好,思想多行動就會遲緩。兩個小人整天幻想著有一天奶酪會自動回來,所以他們就在那里耗著……
就像在荷塘效應中描述的那樣,荷葉每天都在生長,在第二十九天的時候,它只能覆蓋池塘一半的水面,而在第三十天荷葉一下子完全覆蓋了池塘水面。奶酪也是在慢慢變少的,只是兩個小人一直不知道,等到變化很大時他們才意識到,可是已經晚了。既然已經晚了,問題已經擺在面前了,哪只能著眼于解決辦法,而不能一直束手無策下去,就像兩只小老鼠一樣,積極踏上尋找下一個奶酪站的行程。
應該時時刻刻留意周圍變化的因素,即使沒有一個敏銳的心,那么也應該有一個在問題面前積極尋找解決方案心里準備。
導入論壇
引用鏈接
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