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青鳥
問:軟件測試工程師是干什么的?
答:簡單的說他是軟件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管理者,其不但要對軟件產品最后的功能、性能負責,而且從軟件的“需求分析”、“結構設計”階段以及文檔規范等諸多方面就開始對軟件的質量加以保障,使生產出來的軟件的功能達到設計之初的要求,讓用戶用上高質量的軟件?梢娷浖䴗y試工程師的重要性了,隨著我國加入WTO及國內軟件企業的日益成熟和壯大,軟件測試工程師在業界的地位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
課程名稱 課程內容
操作系統 1.Windows 操作系統的安裝、維護;Windows操作系統的安全管理、用戶管理;使用ghost對Windows進行備份和恢復;
2.AIX系統介紹/系統安裝;系統管理工具的使用;軟件安裝與維護;系統的啟動與關閉;存儲管理;安全管理;任務與進程管理;系統備份與恢復磁帶機的使用;
3.Linux系統介紹/系統安裝;系統管理工具的使用/軟件安裝與維護;系統的啟動與關閉;存儲管理/安全管理/任務與進程管理;系統備份與恢復;
程序設計 1. 1、Java編程基礎:Java面向對象編程、Java API、Java異常處理、Java流等
2. Java Web編程:JSP/Servlet編程、Java Bean、Struts等
3. Java EE應用部署:WebLogic、JBoss應用服2. 務器、Java EE企業級應用的部署
3. C/C++;
數據庫知識 1. SQL語言及應用開發技術:DML、DDL、DQL、子查詢、多表查詢、游標2. 、存儲過程、用戶定義函數、觸發器、數據庫設計;
2.SQL Server數據庫安裝配置:SQL Server的安裝、管理;SQL Server數據庫備3. 份和恢復4. ;
3.Oracle數據庫安裝配置:Oracle基礎知識;Windows/Linux上Oracle數據庫的安裝;Windows/Linux上Oracle數據庫的卸載;用戶管理;網絡連接;數據庫備5. 份與恢復6. ;Oracle中的函數和存儲過程
7. 4. MySQL數據庫:MySQL數據庫的安裝、配置;MySQL數據庫的備8. 份和恢復9. 等軟件工程 :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RUP)
軟件工程 1. 軟件生命周期 2. 軟件工程目標和過程 3. 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軟件測試
理論基礎 單元測試、集成測試、外部功能測試、回歸測試、系統測試、安裝測試及驗收測試;
版本控制方法、源碼管理工具VSS/CVS的使用;
BUG Tracing、測試計劃、測試用例等;
測試文檔的書寫;
測試工具 系統學習軟件測試的各類工具:1. JUnit:單元測試工具 2. Quick Test Professional:功能測試工具
3. Load Runner:壓力測試工具 4. Test Director:測試管理工具
職業素質 職業規劃、溝通技巧、團隊合作、專業技術規范、面試技巧等職業技能培訓;
項目實戰
軟件測試工程師考試大綱2007年04月01日 星期日 19:03
一、考試說明
1.考試要求
(1)熟悉計算機基礎知識;
(2)熟悉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程序設計語言基礎知識;
(3)熟悉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
(4)熟悉軟件工程知識,理解軟件開發方法及過程;
(5)熟悉軟件質量及軟件質量管理基礎知識;
(6)熟悉軟件測試標準;
(7)掌握軟件測試技術及方法;
(8)掌握軟件測試項目管理知識;
(9)掌握C語言及C++或Java語言程序設計技術;
(10)了解信息化及信息安全基礎知識;
(11)熟悉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
(12)正確閱讀并理解相關領域的英文資料。
2.通過本考試的合格人員能在掌握軟件工程與軟件測試知識基礎上,運用軟件測試管理辦法、軟件測試策略、軟件測試技術,獨立承擔軟件測試項目;具有工程師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3.本考試設置的科目包括:
(1)軟件工程與軟件測試基礎知識,考試時間為150分鐘,筆試,選擇題;
(2)軟件測試應用技術,考試時間為150分鐘,筆試,問答題。
二、考試范圍
考試科目1:軟件工程與軟件測試基礎知識
1.計算機系統基礎知識
1.1 計算機系統構成及硬件基礎知識
計算機系統的構成
處理機
基本輸入輸出設備
存儲系統
1.2 操作系統基礎知識
操作系統的中斷控制、進程管理、線程管理
處理機管理、存儲管理、設備管理、文件管理、作業管理
網絡操作系統和嵌入式操作系統基礎知識
操作系統的配置
1.3 數據庫基礎知識
數據庫基本原理
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功能和特征
數據庫語言與編程
1.4 中間件基礎知識
1.5 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
網絡分類、體系結構與網絡協議
常用網絡設備
Internet基礎知識及其應用
網絡管理
1.6 程序設計語言知識
匯編、編譯、解釋系統的基礎知識
程序設計語言的基本成分(數據、運算、控制和傳輸、過程(函數)調用)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各類程序設計語言的主要特點和適用情況
C語言以及C++(或Java)語言程序設計基礎知識
2.標準化基礎知識
標準化的概念(標準化的意義、標準化的發展、標準化機構)
標準的層次(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
標準的類別及生命周期
3.信息安全知識
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計算機病毒及防范
網絡入侵手段及防范
加密與解密機制
4.信息化基礎知識
信息化相關概念
與知識產權相關的法律、法規
信息網絡系統、信息應用系統、信息資源系統基礎知識
5.軟件工程知識
5.1 軟件工程基礎
軟件工程概念
需求分析
軟件系統設計
軟件組件設計
軟件編碼
軟件測試
軟件維護
5.2 軟件開發方法及過程
結構化開發方法
面向對象開發方法
瀑布模型
快速原型模型
螺旋模型
5.3 軟件質量管理
軟件質量及軟件質量管理概念
軟件質量管理體系
軟件質量管理的目標、內容、方法和技術
5.4 軟件過程管理
軟件過程管理概念
軟件過程改進
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5.5 軟件配置管理
軟件配置管理的意義
軟件配置管理的過程、方法和技術
5.6軟件開發風險基礎知識
風險管理
風險防范及應對
5.7 軟件工程有關的標準
軟件工程術語
計算機軟件開發規范
計算機軟件產品開發文件編制指南
計算機軟件需求規范說明編制指南
計算機軟件測試文件編制規范
計算機軟件配置管理計劃規范
計算機軟件質量保證計劃規范
數據流圖、程序流程圖、系統流程圖、程序網絡圖和系統資源圖的文件編制符號及約定
6.軟件評測師職業素質要求
軟件評測師職業特點與崗位職責
軟件評測師行為準則與職業道德要求
軟件評測師的能力要求
7.軟件評測知識
7.1 軟件測試基本概念
軟件質量與軟件測試
軟件測試定義
軟件測試目的
軟件測試原則
軟件測試對象
7.2 軟件測試過程模型
V模型
W模型
H模型
測試模型的使用
7.3 軟件測試類型
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
確認測試、驗收測試
開發方測試、用戶測試、第三方測試
動態測試、靜態測試
白盒測試、黑盒測試、灰盒測試
7.4 軟件問題分類
軟件錯誤
軟件缺陷
軟件故障
軟件失效
7.5 測試標準
7.5.1 GB/T 16260.1 – 2003 軟件工程 產品質量 第1部分:質量模型
7.5.2 GB/T 18905.1 – 2002 軟件工程 產品評價 第1部分:概述
7.5.3 GB/T 18905.5 – 2002 軟件工程 產品評價 第5部分:評價者用的過程
8.軟件評測現狀與發展
國內外現狀
軟件評測發展趨勢
9.專業英語
正確閱讀并理解相關領域的英文資料
考試科目2:軟件測試應用技術
1. 軟件生命周期測試策略
1.1 設計階段的評審
需求評審
設計評審
測試計劃與設計
1.2 開發與運行階段的測試
單元測試
集成測試
系統(確認)測試
驗收測試
2. 測試用例設計方法
2.1 白盒測試設計
白盒測試基本技術
白盒測試方法
2.2 黑盒測試用例設計
測試用例設計方法
測試用例的編寫
2.3 面向對象測試用例設計
2.4 測試方法選擇的策略
黑盒測試方法選擇策略
白盒測試方法選擇策略
面向對象軟件的測試策略
3. 軟件測試技術與應用
3.1 軟件自動化測試
軟件自動化測試基本概念
選擇自動化測試工具
功能自動化測試
負載壓力自動化測試
3.2 面向對象軟件的測試
面向對象測試模型
面向對象分析的測試
面向對象設計的測試
面向對象編程的測試
面向對象的單元測試
面向對象的集成測試
面向對象的系統測試
3.3 負載壓力測試
負載壓力測試基本概念
負載壓力測試解決方案
負載壓力測試指標分析
負載壓力測試實施
3.4 Web應用測試
Web應用的測試策略
Web應用設計測試
Web應用開發測試
Web應用運行測試
3.5 網絡測試
網絡系統全生命周期測試策略
網絡仿真技術
網絡性能測試
網絡應用測試
3.6 安全測試
測試內容
測試策略
測試方法
3.7 兼容性測試
硬件兼容性測試
軟件兼容性測試
數據兼容性測試
新舊系統數據遷移測試
平臺軟件測試
3.8 易用性測試
功能易用性測試
用戶界面測試
3.9 文檔測試
文檔測試的范圍
用戶文檔的內容
用戶文檔測試的要點
用戶手冊的測試
在線幫助的測試
4. 測試項目管理
測試過程的特性與要求
軟件測試與配置管理
測試的組織與人員
測試文檔
軟件測試風險分析
軟件測試的成本管理
初級軟件工程師考試大綱
程 序 員 考 試 大 綱
一、考試說明
1.考試要求:
(1)掌握數據及其轉換、數據的機內表示、算術和邏輯運算,以及相關的應用數學基礎知識;
(2)理解計算機的組成以及各主要部件的性能指標;
(3)掌握操作系統、程序設計語言的基礎知識;
(4)熟練掌握計算機常用辦公軟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5)熟練掌握基本數據結構和常用算法;
(6)熟練掌握C程序設計語言,以及C++、Java、Visual Basic中的一種程序設計語言; 。7)熟悉數據庫、網絡和多媒體的基礎知識;
(8)掌握軟件工程的基礎知識,了解軟件過程基本知識、軟件開發項目管理的常識;
(9)了解常用信息技術標準、安全性,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的基本知識;
(10)了解信息化、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
(11)正確閱讀和理解計算機領域的簡單英文資料。
2.通過本考試的合格人員能根據軟件開發項目管理和軟件工程的要求,按照程序設計規格說明書編制并調試程序,寫出程序的相應文檔,產生符合標準規范的、實現設計要求的、能正確可靠運行的程序;具有助理工程師(或技術員)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3.本考試設置的科目包括:(1)計算機硬軟件基礎知識,考試時間為150分鐘,筆試;
(2)程序設計,考試時間為150分鐘,筆試。
二、考試范圍
考試科目1:計算機硬軟件基礎知識
1. 計算機科學基礎
1.1 數制及其轉換 二進制、十進制和十六進制等常用數制及其相互轉換
1.2 數據的表示 數的表示(原碼、反碼、補碼表示,整數和實數的機內表示方法,精度和溢出) 非數值表示(字符和漢字的機內表示、聲音和圖像的機內表示) 校驗方法和校驗碼(奇偶校驗碼、海明校驗碼)
1.3 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 計算機中二進制數的運算方法 邏輯代數的基本運算和邏輯表達式的化簡
1.4 數學應用 常用數值計算(矩陣、方程的近似求解、插值) 排列組合、應用統計(數據的統計分析)
1.5 常用數據結構 數組(表態數組、動態數組)、線性表、鏈表(單向鏈表、雙向鏈表、循環鏈表)、隊列、棧、樹(二叉樹、查找樹)、圖的s 定義、存儲和操作
1.6 常用算法 常用的排序算法、查找算法、數值計算、字符串處理、數據壓縮算法、遞歸算法、圖的相關算法 算法與數據結構的關系,算法效率,算法設計,算法描述(流程圖、偽代碼、決策表)
2. 計算機系統基礎知識
2.1 硬件基礎知識
2.1.1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硬件系統、軟件系統及層次結構
2.1.2 計算機類型和特點 微機、工作站、服務器、大型計算機、巨型計算機 2.1.3 中央處理器CPU 算器和控制器的組成,常用的寄存器、指令系統、尋址方式、指令執行控制、處理機性能
2.1.4 主存和輔存 存儲器系統 存儲介質(半導體、硬盤、光盤、閃存、軟盤、磁帶等) 主存儲器的組成、性能及基本原理 Cache的概念、虛擬存儲的概念 輔存設備的類型、特性、性能和容量計算
2.1.5 I/O接口、I/O設備和通信設備 I/O接口(總線、DMA、通道、SCSI、并行口、RS232C、USB、IEEE1394) I/O設備的類型和特性(鍵盤、鼠標、顯示器、打印機、掃描儀、攝像頭,以及各種輔存設備) I/O設備控制方式(中斷控制、DMA) 通信設備的類型和特性(Modem、集線器、交換機、中繼器、路由器、網橋、網關)及其連接方法和連接介質(串行連接、ss 并行連接,傳輸介質的類型和特性)
2.2 軟件基礎知識
2.2.1 操作系統基礎知識 操作系統的類型和功能 操作系統的內核(中斷控制)和進程概念 處理機管理、存儲管理、設備管理、文件管理、作業管理 漢字處理 圖形用戶界面及其操作方法
2.2.2 程序設計語言和語言處理程序基礎知識 匯編、編譯、解釋系統的基礎知識 程序設計語言的基本成分(數據、運算、控制和傳輸) 過程(函數)調用
2.3 網絡基礎知識 網絡的功能、分類、組成和拓撲結構 網絡體系結構與協議(OSI/RM,TCP/IP) 常用網絡設備與網絡通信設備,網絡操作系統基礎知識和使用 Client/Server結構、Browser/Server結構 LAN基礎知識 Internet基礎知識
2.4 數據庫基礎知識 數據庫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和特征 數據庫模型(概念模式、外模式、內模式) 數據模型,ER圖 數據操作(關系運算) 數據庫語言(SQL) 數據庫的主要控制功能
2.5 多媒體基礎知識 多媒體基礎概念,常用多媒體設備性能特征,常用多媒體文件格式類型 簡單圖形的繪制,圖像文件的基本處理方法 音頻和視頻信息的應用 簡單多媒體應用制作方法
2.6 系統性能指標 響應時間、吞吐量、周轉時間等概念 可靠性、可維護性、可擴充性、可移植性、可用性、可重用性、安全性等概念
2.7 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和常用辦公軟件的操作方法 信息管理、數據處理、輔助設計、自動控制、科學計算、人工智能等概念 文字處理基礎知識和常用操作方法 電子表格處理基礎知識和常用操作方法 演示文稿制作方法 電子郵件處理操作方法 網頁制作方法
3. 軟件開發和運行維護基礎知識
3.1 軟件工程和項目管理基礎知識 軟件工程基本概念 軟件開發各階段的目標和任務 軟件過程基本知識 軟件工程項目管理基本知識 面向對象開發方法基礎知識 軟件開發工具與環境基礎知識(CASE) 軟件質量管理基礎知識
3.2 軟件需求分析、需求定義及軟件基礎知識 結構化分析概念(數據流圖(DFD)、實體關系圖(ER)) 面向對象設計、結構化設計基礎知識 模擬設計、代碼設計、人機界面設計要點
3.3 程序設計基礎知識 結構設計程序設計,程序流程圖,NS圖,PAD圖 程序設計風格 面向對象設計基礎知識、可視化程序設計基礎知識
3.4 程序測試基礎知識 黑盒測試、白盒測試、灰盒測試基礎知識 測試工作流程
3.5 軟件開發文檔基礎知識
3.6 軟件運行和維護基礎知識 軟件運行基礎知識 軟件維護基礎知識 4. 安全性基礎知識 安全性基本概念 計算機病毒的防治,計算機犯罪的防范 訪問控制 加密與解密基礎知識
5. 標準化基礎知識 標準化基本概念 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基礎知識 代碼標準、文件格式標準、安全標準、軟件開發規范和文檔標準基礎知識 標準化機構
6. 信息化基本知識 信息化基本概念 全球信息化趨勢,國家信息化戰略,企業信息化戰略和策略常識 有關的法律、法規要點 過程教育、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等常識 企業信息資源管理常識
7. 計算機專業英語 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基本詞匯 能正確閱讀和理解本領域的簡單英文資料
考試科目2:程序設計
1. 內部設計
1.1 理解外部設計
1.2 功能劃分和確定結構 數據流圖、結構圖
1.3 物理數據設計 確定數據組織方式、存儲介質,設計記錄格式和處理方式
1.4 詳細輸入輸出設計 界面設計、報表設計
1.5 內部設計文檔 對程序接口、程序功能、人機界面、輸入輸出、測試計劃的描述 1.6 內部設計文檔
2. 程序設計
2.1 模擬劃分(原則、方法、標準)
2.2 編寫程序設計文檔 模塊規格說明書(程序處理邏輯的描述、輸入輸出數據格式的描述) 測試要求說明書(測試類型和目標、測試用例、測試方法) 2.3 程序設計評審
3. 程序實現
3.1 編程 編程方法和標準 程序設計語言的使用 人工走查 程序文檔化
3.2 程序測試 準備測試環境和測試工具 準備測試數據 寫出測試報告
4. 程序設計語言(C語言為必選,其他語言可以任選一種)
4.1 C程序設計語言(ANSI C標準) 程序結構,語法,數據類型說明,可執行語句,函數調用,標準庫函數,指針
4.2 C++程序設計語言(ANSI C++標準) C++和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法和程序結構,類、成員、構造函數、析構函數、模板、繼承、多態
4.3 Java程序設計(Java 2) Java和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語言機制(程序結構和語法,類、成員、構造函數、析構函數、繼承、接口)
4.4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Visual Basic 6.0) 用戶界面設計 程序結構和語法 文件系統對象 訪問數據庫
答:簡單的說他是軟件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管理者,其不但要對軟件產品最后的功能、性能負責,而且從軟件的“需求分析”、“結構設計”階段以及文檔規范等諸多方面就開始對軟件的質量加以保障,使生產出來的軟件的功能達到設計之初的要求,讓用戶用上高質量的軟件?梢娷浖䴗y試工程師的重要性了,隨著我國加入WTO及國內軟件企業的日益成熟和壯大,軟件測試工程師在業界的地位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
課程名稱 課程內容
操作系統 1.Windows 操作系統的安裝、維護;Windows操作系統的安全管理、用戶管理;使用ghost對Windows進行備份和恢復;
2.AIX系統介紹/系統安裝;系統管理工具的使用;軟件安裝與維護;系統的啟動與關閉;存儲管理;安全管理;任務與進程管理;系統備份與恢復磁帶機的使用;
3.Linux系統介紹/系統安裝;系統管理工具的使用/軟件安裝與維護;系統的啟動與關閉;存儲管理/安全管理/任務與進程管理;系統備份與恢復;
程序設計 1. 1、Java編程基礎:Java面向對象編程、Java API、Java異常處理、Java流等
2. Java Web編程:JSP/Servlet編程、Java Bean、Struts等
3. Java EE應用部署:WebLogic、JBoss應用服2. 務器、Java EE企業級應用的部署
3. C/C++;
數據庫知識 1. SQL語言及應用開發技術:DML、DDL、DQL、子查詢、多表查詢、游標2. 、存儲過程、用戶定義函數、觸發器、數據庫設計;
2.SQL Server數據庫安裝配置:SQL Server的安裝、管理;SQL Server數據庫備3. 份和恢復4. ;
3.Oracle數據庫安裝配置:Oracle基礎知識;Windows/Linux上Oracle數據庫的安裝;Windows/Linux上Oracle數據庫的卸載;用戶管理;網絡連接;數據庫備5. 份與恢復6. ;Oracle中的函數和存儲過程
7. 4. MySQL數據庫:MySQL數據庫的安裝、配置;MySQL數據庫的備8. 份和恢復9. 等軟件工程 :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RUP)
軟件工程 1. 軟件生命周期 2. 軟件工程目標和過程 3. 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軟件測試
理論基礎 單元測試、集成測試、外部功能測試、回歸測試、系統測試、安裝測試及驗收測試;
版本控制方法、源碼管理工具VSS/CVS的使用;
BUG Tracing、測試計劃、測試用例等;
測試文檔的書寫;
測試工具 系統學習軟件測試的各類工具:1. JUnit:單元測試工具 2. Quick Test Professional:功能測試工具
3. Load Runner:壓力測試工具 4. Test Director:測試管理工具
職業素質 職業規劃、溝通技巧、團隊合作、專業技術規范、面試技巧等職業技能培訓;
項目實戰
軟件測試工程師考試大綱2007年04月01日 星期日 19:03
一、考試說明
1.考試要求
(1)熟悉計算機基礎知識;
(2)熟悉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程序設計語言基礎知識;
(3)熟悉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
(4)熟悉軟件工程知識,理解軟件開發方法及過程;
(5)熟悉軟件質量及軟件質量管理基礎知識;
(6)熟悉軟件測試標準;
(7)掌握軟件測試技術及方法;
(8)掌握軟件測試項目管理知識;
(9)掌握C語言及C++或Java語言程序設計技術;
(10)了解信息化及信息安全基礎知識;
(11)熟悉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
(12)正確閱讀并理解相關領域的英文資料。
2.通過本考試的合格人員能在掌握軟件工程與軟件測試知識基礎上,運用軟件測試管理辦法、軟件測試策略、軟件測試技術,獨立承擔軟件測試項目;具有工程師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3.本考試設置的科目包括:
(1)軟件工程與軟件測試基礎知識,考試時間為150分鐘,筆試,選擇題;
(2)軟件測試應用技術,考試時間為150分鐘,筆試,問答題。
二、考試范圍
考試科目1:軟件工程與軟件測試基礎知識
1.計算機系統基礎知識
1.1 計算機系統構成及硬件基礎知識
計算機系統的構成
處理機
基本輸入輸出設備
存儲系統
1.2 操作系統基礎知識
操作系統的中斷控制、進程管理、線程管理
處理機管理、存儲管理、設備管理、文件管理、作業管理
網絡操作系統和嵌入式操作系統基礎知識
操作系統的配置
1.3 數據庫基礎知識
數據庫基本原理
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功能和特征
數據庫語言與編程
1.4 中間件基礎知識
1.5 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
網絡分類、體系結構與網絡協議
常用網絡設備
Internet基礎知識及其應用
網絡管理
1.6 程序設計語言知識
匯編、編譯、解釋系統的基礎知識
程序設計語言的基本成分(數據、運算、控制和傳輸、過程(函數)調用)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各類程序設計語言的主要特點和適用情況
C語言以及C++(或Java)語言程序設計基礎知識
2.標準化基礎知識
標準化的概念(標準化的意義、標準化的發展、標準化機構)
標準的層次(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
標準的類別及生命周期
3.信息安全知識
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計算機病毒及防范
網絡入侵手段及防范
加密與解密機制
4.信息化基礎知識
信息化相關概念
與知識產權相關的法律、法規
信息網絡系統、信息應用系統、信息資源系統基礎知識
5.軟件工程知識
5.1 軟件工程基礎
軟件工程概念
需求分析
軟件系統設計
軟件組件設計
軟件編碼
軟件測試
軟件維護
5.2 軟件開發方法及過程
結構化開發方法
面向對象開發方法
瀑布模型
快速原型模型
螺旋模型
5.3 軟件質量管理
軟件質量及軟件質量管理概念
軟件質量管理體系
軟件質量管理的目標、內容、方法和技術
5.4 軟件過程管理
軟件過程管理概念
軟件過程改進
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5.5 軟件配置管理
軟件配置管理的意義
軟件配置管理的過程、方法和技術
5.6軟件開發風險基礎知識
風險管理
風險防范及應對
5.7 軟件工程有關的標準
軟件工程術語
計算機軟件開發規范
計算機軟件產品開發文件編制指南
計算機軟件需求規范說明編制指南
計算機軟件測試文件編制規范
計算機軟件配置管理計劃規范
計算機軟件質量保證計劃規范
數據流圖、程序流程圖、系統流程圖、程序網絡圖和系統資源圖的文件編制符號及約定
6.軟件評測師職業素質要求
軟件評測師職業特點與崗位職責
軟件評測師行為準則與職業道德要求
軟件評測師的能力要求
7.軟件評測知識
7.1 軟件測試基本概念
軟件質量與軟件測試
軟件測試定義
軟件測試目的
軟件測試原則
軟件測試對象
7.2 軟件測試過程模型
V模型
W模型
H模型
測試模型的使用
7.3 軟件測試類型
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
確認測試、驗收測試
開發方測試、用戶測試、第三方測試
動態測試、靜態測試
白盒測試、黑盒測試、灰盒測試
7.4 軟件問題分類
軟件錯誤
軟件缺陷
軟件故障
軟件失效
7.5 測試標準
7.5.1 GB/T 16260.1 – 2003 軟件工程 產品質量 第1部分:質量模型
7.5.2 GB/T 18905.1 – 2002 軟件工程 產品評價 第1部分:概述
7.5.3 GB/T 18905.5 – 2002 軟件工程 產品評價 第5部分:評價者用的過程
8.軟件評測現狀與發展
國內外現狀
軟件評測發展趨勢
9.專業英語
正確閱讀并理解相關領域的英文資料
考試科目2:軟件測試應用技術
1. 軟件生命周期測試策略
1.1 設計階段的評審
需求評審
設計評審
測試計劃與設計
1.2 開發與運行階段的測試
單元測試
集成測試
系統(確認)測試
驗收測試
2. 測試用例設計方法
2.1 白盒測試設計
白盒測試基本技術
白盒測試方法
2.2 黑盒測試用例設計
測試用例設計方法
測試用例的編寫
2.3 面向對象測試用例設計
2.4 測試方法選擇的策略
黑盒測試方法選擇策略
白盒測試方法選擇策略
面向對象軟件的測試策略
3. 軟件測試技術與應用
3.1 軟件自動化測試
軟件自動化測試基本概念
選擇自動化測試工具
功能自動化測試
負載壓力自動化測試
3.2 面向對象軟件的測試
面向對象測試模型
面向對象分析的測試
面向對象設計的測試
面向對象編程的測試
面向對象的單元測試
面向對象的集成測試
面向對象的系統測試
3.3 負載壓力測試
負載壓力測試基本概念
負載壓力測試解決方案
負載壓力測試指標分析
負載壓力測試實施
3.4 Web應用測試
Web應用的測試策略
Web應用設計測試
Web應用開發測試
Web應用運行測試
3.5 網絡測試
網絡系統全生命周期測試策略
網絡仿真技術
網絡性能測試
網絡應用測試
3.6 安全測試
測試內容
測試策略
測試方法
3.7 兼容性測試
硬件兼容性測試
軟件兼容性測試
數據兼容性測試
新舊系統數據遷移測試
平臺軟件測試
3.8 易用性測試
功能易用性測試
用戶界面測試
3.9 文檔測試
文檔測試的范圍
用戶文檔的內容
用戶文檔測試的要點
用戶手冊的測試
在線幫助的測試
4. 測試項目管理
測試過程的特性與要求
軟件測試與配置管理
測試的組織與人員
測試文檔
軟件測試風險分析
軟件測試的成本管理
初級軟件工程師考試大綱
程 序 員 考 試 大 綱
一、考試說明
1.考試要求:
(1)掌握數據及其轉換、數據的機內表示、算術和邏輯運算,以及相關的應用數學基礎知識;
(2)理解計算機的組成以及各主要部件的性能指標;
(3)掌握操作系統、程序設計語言的基礎知識;
(4)熟練掌握計算機常用辦公軟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5)熟練掌握基本數據結構和常用算法;
(6)熟練掌握C程序設計語言,以及C++、Java、Visual Basic中的一種程序設計語言; 。7)熟悉數據庫、網絡和多媒體的基礎知識;
(8)掌握軟件工程的基礎知識,了解軟件過程基本知識、軟件開發項目管理的常識;
(9)了解常用信息技術標準、安全性,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的基本知識;
(10)了解信息化、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
(11)正確閱讀和理解計算機領域的簡單英文資料。
2.通過本考試的合格人員能根據軟件開發項目管理和軟件工程的要求,按照程序設計規格說明書編制并調試程序,寫出程序的相應文檔,產生符合標準規范的、實現設計要求的、能正確可靠運行的程序;具有助理工程師(或技術員)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3.本考試設置的科目包括:(1)計算機硬軟件基礎知識,考試時間為150分鐘,筆試;
(2)程序設計,考試時間為150分鐘,筆試。
二、考試范圍
考試科目1:計算機硬軟件基礎知識
1. 計算機科學基礎
1.1 數制及其轉換 二進制、十進制和十六進制等常用數制及其相互轉換
1.2 數據的表示 數的表示(原碼、反碼、補碼表示,整數和實數的機內表示方法,精度和溢出) 非數值表示(字符和漢字的機內表示、聲音和圖像的機內表示) 校驗方法和校驗碼(奇偶校驗碼、海明校驗碼)
1.3 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 計算機中二進制數的運算方法 邏輯代數的基本運算和邏輯表達式的化簡
1.4 數學應用 常用數值計算(矩陣、方程的近似求解、插值) 排列組合、應用統計(數據的統計分析)
1.5 常用數據結構 數組(表態數組、動態數組)、線性表、鏈表(單向鏈表、雙向鏈表、循環鏈表)、隊列、棧、樹(二叉樹、查找樹)、圖的s 定義、存儲和操作
1.6 常用算法 常用的排序算法、查找算法、數值計算、字符串處理、數據壓縮算法、遞歸算法、圖的相關算法 算法與數據結構的關系,算法效率,算法設計,算法描述(流程圖、偽代碼、決策表)
2. 計算機系統基礎知識
2.1 硬件基礎知識
2.1.1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硬件系統、軟件系統及層次結構
2.1.2 計算機類型和特點 微機、工作站、服務器、大型計算機、巨型計算機 2.1.3 中央處理器CPU 算器和控制器的組成,常用的寄存器、指令系統、尋址方式、指令執行控制、處理機性能
2.1.4 主存和輔存 存儲器系統 存儲介質(半導體、硬盤、光盤、閃存、軟盤、磁帶等) 主存儲器的組成、性能及基本原理 Cache的概念、虛擬存儲的概念 輔存設備的類型、特性、性能和容量計算
2.1.5 I/O接口、I/O設備和通信設備 I/O接口(總線、DMA、通道、SCSI、并行口、RS232C、USB、IEEE1394) I/O設備的類型和特性(鍵盤、鼠標、顯示器、打印機、掃描儀、攝像頭,以及各種輔存設備) I/O設備控制方式(中斷控制、DMA) 通信設備的類型和特性(Modem、集線器、交換機、中繼器、路由器、網橋、網關)及其連接方法和連接介質(串行連接、ss 并行連接,傳輸介質的類型和特性)
2.2 軟件基礎知識
2.2.1 操作系統基礎知識 操作系統的類型和功能 操作系統的內核(中斷控制)和進程概念 處理機管理、存儲管理、設備管理、文件管理、作業管理 漢字處理 圖形用戶界面及其操作方法
2.2.2 程序設計語言和語言處理程序基礎知識 匯編、編譯、解釋系統的基礎知識 程序設計語言的基本成分(數據、運算、控制和傳輸) 過程(函數)調用
2.3 網絡基礎知識 網絡的功能、分類、組成和拓撲結構 網絡體系結構與協議(OSI/RM,TCP/IP) 常用網絡設備與網絡通信設備,網絡操作系統基礎知識和使用 Client/Server結構、Browser/Server結構 LAN基礎知識 Internet基礎知識
2.4 數據庫基礎知識 數據庫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和特征 數據庫模型(概念模式、外模式、內模式) 數據模型,ER圖 數據操作(關系運算) 數據庫語言(SQL) 數據庫的主要控制功能
2.5 多媒體基礎知識 多媒體基礎概念,常用多媒體設備性能特征,常用多媒體文件格式類型 簡單圖形的繪制,圖像文件的基本處理方法 音頻和視頻信息的應用 簡單多媒體應用制作方法
2.6 系統性能指標 響應時間、吞吐量、周轉時間等概念 可靠性、可維護性、可擴充性、可移植性、可用性、可重用性、安全性等概念
2.7 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和常用辦公軟件的操作方法 信息管理、數據處理、輔助設計、自動控制、科學計算、人工智能等概念 文字處理基礎知識和常用操作方法 電子表格處理基礎知識和常用操作方法 演示文稿制作方法 電子郵件處理操作方法 網頁制作方法
3. 軟件開發和運行維護基礎知識
3.1 軟件工程和項目管理基礎知識 軟件工程基本概念 軟件開發各階段的目標和任務 軟件過程基本知識 軟件工程項目管理基本知識 面向對象開發方法基礎知識 軟件開發工具與環境基礎知識(CASE) 軟件質量管理基礎知識
3.2 軟件需求分析、需求定義及軟件基礎知識 結構化分析概念(數據流圖(DFD)、實體關系圖(ER)) 面向對象設計、結構化設計基礎知識 模擬設計、代碼設計、人機界面設計要點
3.3 程序設計基礎知識 結構設計程序設計,程序流程圖,NS圖,PAD圖 程序設計風格 面向對象設計基礎知識、可視化程序設計基礎知識
3.4 程序測試基礎知識 黑盒測試、白盒測試、灰盒測試基礎知識 測試工作流程
3.5 軟件開發文檔基礎知識
3.6 軟件運行和維護基礎知識 軟件運行基礎知識 軟件維護基礎知識 4. 安全性基礎知識 安全性基本概念 計算機病毒的防治,計算機犯罪的防范 訪問控制 加密與解密基礎知識
5. 標準化基礎知識 標準化基本概念 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基礎知識 代碼標準、文件格式標準、安全標準、軟件開發規范和文檔標準基礎知識 標準化機構
6. 信息化基本知識 信息化基本概念 全球信息化趨勢,國家信息化戰略,企業信息化戰略和策略常識 有關的法律、法規要點 過程教育、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等常識 企業信息資源管理常識
7. 計算機專業英語 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基本詞匯 能正確閱讀和理解本領域的簡單英文資料
考試科目2:程序設計
1. 內部設計
1.1 理解外部設計
1.2 功能劃分和確定結構 數據流圖、結構圖
1.3 物理數據設計 確定數據組織方式、存儲介質,設計記錄格式和處理方式
1.4 詳細輸入輸出設計 界面設計、報表設計
1.5 內部設計文檔 對程序接口、程序功能、人機界面、輸入輸出、測試計劃的描述 1.6 內部設計文檔
2. 程序設計
2.1 模擬劃分(原則、方法、標準)
2.2 編寫程序設計文檔 模塊規格說明書(程序處理邏輯的描述、輸入輸出數據格式的描述) 測試要求說明書(測試類型和目標、測試用例、測試方法) 2.3 程序設計評審
3. 程序實現
3.1 編程 編程方法和標準 程序設計語言的使用 人工走查 程序文檔化
3.2 程序測試 準備測試環境和測試工具 準備測試數據 寫出測試報告
4. 程序設計語言(C語言為必選,其他語言可以任選一種)
4.1 C程序設計語言(ANSI C標準) 程序結構,語法,數據類型說明,可執行語句,函數調用,標準庫函數,指針
4.2 C++程序設計語言(ANSI C++標準) C++和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法和程序結構,類、成員、構造函數、析構函數、模板、繼承、多態
4.3 Java程序設計(Java 2) Java和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語言機制(程序結構和語法,類、成員、構造函數、析構函數、繼承、接口)
4.4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Visual Basic 6.0) 用戶界面設計 程序結構和語法 文件系統對象 訪問數據庫
導入論壇 引用鏈接 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