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事務處理監控
事務處理監控(Transaction processing monitors)最早出現在大型機上,為其提供支持大規模事務處理的可靠運行環境。隨著分布計算技術的發展,分布應用系統對大規模的事務處理提出了需求,比如商業活動中大量的關鍵事務處理。事務處理監控界于client和server之間,進行事務管理與協調、負載平衡、失敗恢復等,以提高系統的整體性能。它可以被看作是事務處理應用程序的“操作系統”?傮w上來說,事務處理監控有以下功能:
進程管理,包括啟動server進程、為其分配任務、監控其執行并對負載進行平衡。
事務管理,即保證在其監控下的事務處理的原子性、一致性、獨立性和持久性。
通訊管理,為client和server之間提供了多種通訊機制,包括請求響應、會話、排隊、訂閱發布和廣播等。
事務處理監控能夠為大量的client提供服務,比如飛機定票系統。如果server為每一個client都分配其所需要的資源的話,那server將不堪重負(如圖2所示)。但實際上,在同一時刻并不是所有的client都需要請求服務,而一旦某個client請求了服務,它希望得到快速的響應。事務處理監控在操作系統之上提供一組服務,對client請求進行管理并為其分配相應的服務進程,使server在有限的系統資源下能夠高效地為大規模的客戶提供服務。
四、面臨的一些問題
中間件能夠屏蔽操作系統和網絡協議的差異,為應用程序提供多種通訊機制;并提供相應的平臺以滿足不同領域的需要。因此,中間件為應用程序了一個相對穩定的高層應用環境。然而,中間件服務也并非“萬能藥”。中間件所應遵循的一些原則離實際還有很大距離。多數流行的中間件服務使用專有的API和專有的協議,使得應用建立于單一廠家的產品,來自不同廠家的實現很難互操作。有些中間件服務只提供一些平臺的實現,從而限制了應用在異構系統之間的移植。應用開發者在這些中間件服務之上建立自己的應用還要承擔相當大的風險,隨著技術的發展他們往往還需重寫他們的系統。盡管中間件服務提高了分布計算的抽象化程度,但應用開發者還需面臨許多艱難的設計選擇,例如,開發者還需決定分布應用在client方和server方的功能分配。通常將表示服務放在client以方便使用顯示設備,將數據服務放在server以靠近數據庫,但也并非總是如此,何況其它應用功能如何分配也是不容易確定的。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