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軟件測試中的軟件兼容性測試?
本章主要講述與上一章類似的交互測試領域——檢查軟件是否能夠與其它軟件正確協作。
隨著用戶對來自各個廠商的各種類型程序之間共享數據能力和充分利用空間同時執行多個程序能力的要求,測試程序之間能否協作變得越練越重要了。
軟件兼容性測試工作的目標是保證軟件按照用戶期望的方式進行交互。
一、兼容性測試綜述
軟件兼容性測試(Software Compatibility Testing)是指檢查軟件之間是否能夠正確地進行交互和共享信息。
對新軟件進行軟件兼容性測試,需要解決:
(1)軟件設計要求與何種其它平臺和應用軟件保持兼容?如果要測試的軟件是一個平臺,那么設計要求什么應用程序在其上運行?
(2)應該遵守何種定義軟件之間交互當地標準或者規范?
(3)軟件使用何種數據與其它平臺和軟件交互和共享信息?
這些問題的答案是基本的靜態測試——既有黑盒又有白盒,包括整體分析產品說明書和所有支持說明書。
二、常用術語
1、術語
向后兼容(Backward Compatible):是指可以使用軟件的以前版本;
向前兼容(Forward Compatible):是指可以使用軟件的未來版本。
注意:并非所有軟件或者文件都要求向前兼容或者向后兼容。這是軟件設計者需要決定的產品特性,而軟件測試員應該為檢查軟件向前或向后兼容性所需的測試提供相應的輸入。
2、測試多個版本的影響
測試平臺和軟件應用程序多個版本相互之間能否正常工作可能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假定對一個流行操作系統的新版本進行兼容性測試。
注意:在開始兼容性測試任務之前,需要對所有可能的軟件組合等價劃分,使其成為驗證軟件之間正確交互的最小有效集合。
由于不可能在一個操作系統上全部測試數千個軟件程序,因此需要決定測試哪些是最重要的。決定要選擇的原則是:
(1)流行程度;
(2)年頭:應選擇近三年以內的程序和版本;
(3)類型:把軟件分為繪圖、文字輸入、財務、數據庫、通信等類型;
(4)生產廠商:另一個原則是根據制作軟件的公司來選擇軟件。
以上是新操作系統平臺的兼容性測試的。
三、標準和規范
1、研究可能適用于軟件或者平臺的現有標準和規范
(1)高級標準:是產品普遍遵守的規則;
(2)低級標準:是本質細節;
兩者都很重要,都需要測試以保證兼容。
2、高級標準和規范
如:Microsoft Windows認證徽標
要求:軟件必須通過由獨立測試實驗室執行的兼容性測試,其目的是確保軟件在操作系統上能夠穩定可靠地運行。
認證徽標對軟件有以下幾點要求:
(1)支持三鍵以上的鼠標;
(2)支持在C:和D:以外的磁盤上安裝;
(3)支持超過DOS8.3格式文件名長度的文件名;
(4)不讀寫或者以其它形式使用舊系統文件win.ini、system.ini、autoexec.bat和config.sys。
3、低級標準和規范
通信協議、編程語言語法以及程序用于共享信息的任何形式都必須符合公開的標準和規范。
低級兼容性標準可以視為軟件說明書的擴充部分。
四、數據共享兼容性
在應用程序之間共享數據實際上是增強軟件的功能。寫得好的程序支持并遵守公開標準;允許用戶與其它軟件輕松傳輸數據,這樣的程序可稱為兼容性極好的產品。
(1)文件保存和文件讀取是人人共知的數據共享非法。
(2)文件導出和文件導入是許多程序與自身以前版本、其它程序保持兼容的方式。
為了測試文件的導入特性,需要以各種兼容文件格式創建測試文檔——可能要利用實現該格式的原程序來創建。
(3)剪切、復制和粘貼是程序之間無需借助磁盤傳輸數據的最常見的數據共享方式。
(4)DDE,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和OLE是windows中在兩個程序之間傳輸數據的方式。
DDE表示動態數據交換;OLE表示對象鏈接和嵌入。
DDE和OLE數據可以實時地在兩個程序之間流動。
五、總結
(1)對兼容軟件的所有可能選擇進行等價劃分,使其成為可以控制的范圍;
項目經理要認可測試清單,并接受由于為完全測試而引起的風險。
(2)研究適用于測試軟件的高級/低級標準和規范;
把它們當作產品說明書的補充內容。
(3)測試軟件程序之間不同的數據流動方式。
其中的數據交換就是程序之間保持兼容的因素。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