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軟件測試技術
    • 軟件測試博客
    • 軟件測試視頻
    • 開源軟件測試技術
    • 軟件測試論壇
    • 軟件測試沙龍
    • 軟件測試資料下載
    • 軟件測試雜志
    • 軟件測試人才招聘
      暫時沒有公告

    字號: | 推薦給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深入剖析網格發展趨勢

    發布: 2008-2-03 14:55 | 作者: 劉鵬 | 來源: 中國網格信息中轉站 | 查看: 54次 | 進入軟件測試論壇討論

    領測軟件測試網 標準化趨勢

      就像Inte.net 需要依賴TCP/IP 協議一樣,網格也需要依賴標準協議才能共享和互通。目前,包括全球網格論壇GGF(Global Grid Forum)、對象管理組織OMG(ObjectManagement Group)、寰球網聯盟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以及Globus 項目組在內的諸多團體都試圖爭奪網格標準的制定權。

      Globus 項目組在網格協議制定上有很大發言權,因為迄今為止,Globus Toolkit已經成為事實上的網格標準。Globus 由美國Argonne 國家實驗室數學與計算機分部、南加州大學信息科學學院和芝加哥大學分布式系統實驗室合作開發,并與美國國家計算科學聯盟、NASA IPG 項目(Information Power Grid)、美國國家先進計算基礎設施同盟NPACI(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Advanced Computational Infrastructure)等建立了伙伴關系。一些重要的公司,包括IBM、Microsoft、Compaq、Cray、SGI、Sun、Fujitsu、Hitachi、NEC 等公開宣布支持Globus Toolkit。目前大多數網格項目都是基于Globus Tookit 所提供供的協議及服務建設的,例如美國的物理網格GriPhyN、歐洲的數據網格DataGrid、荷蘭的集群計算機網格DAS-2、美國能源部的科學網格和DISCOM 網格、美國學術界的TeraGrid,等等。

      2002 年2 月,在加拿大多倫多市召開的全球網格論壇GGF 會議上,Globus 項目組和IBM 共同倡議了一個全新的網格標準OGSA。OGSA 叫做開放網格服務體系(Open GridServices Architecture),它把Globus 標準與以商用為主的Web Services 的標準結合起來,網格服務統一以Services 的方式對外界提供。OGSA 的誕生,標志著網格已經從學術界的象牙塔延伸到了商業世界中,而且從一個封閉的世界走向了開放的環境中。OGSA 從一誕生,就得到業界的廣泛支持,像微軟、Platform Computing(一家分布式計算軟件公司)、AVAKI(商用網格解決方案提供商)、Entropia(基于PC 的分布式計算網格技術提供商)等從一開始就宣傳支持OGSA。到目前為止,OGSA 已經廣為接受,幾乎所有的業界同仁都認為它就是網格的未來。由于OGSA 是在GGF 會議上提出來的,GGF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OGSA 標準化進程的領頭羊。目前,GGF 有4 個研究組負責與OGSA相關的標準制定工作:開放網格服務體系結構工作組OGSA-WG、開放網格服務基礎設施工作組OGSI-WG、開放網格服務體系結構安全工作組OGSA-SEC-WG 和數據庫訪問和集成服務工作組DAIS-WG。

      2003 年1 月13 日,符合OGSA 規范的Globus Toolkit 3.0 (Alpha 版)已經在第一屆Globusworld 會議上發布,預計正式版在2003 年上半年就能發布。這標志著OGSA已經從一種理念、一種體系結構,走到付諸實踐的階段了。

      技術融合趨勢

      在OGSA 出現之前,已經出現很多種用于分布式計算的技術和產品。例如,1987 年,SUN 公司就推出了開放網絡計算(Open Network Computing),1989 年分別出現了OSF 的DCE 和對象管理集團OMG 的CORBA, 1996 年微軟推出了DCOM。這些機制互不兼容,嚴重到了同一家公司的產品都不兼容的程度,例如,從1997 年開始,微軟開始推動基于XML的分布式計算(通過建構在HTTP 之上的遠程過程調用RPC 實現),而這又與DCOM 的做法相沖突。其實,在OGSA 出現之前,各種以填補異構平臺之間的差異為己任的網格平臺,如Condor、Legion、Ninf、Globus 等,也都是各行其道、互不兼容的。

      90 年代末,讓人扼腕嘆息的混亂局面終于有望結束,因為此時基于XML 的WebServices 技術開始大行其道。Web Services 之所以能夠迅速走紅,是因為它在各種異構平臺之上構筑了一層通用的、與平臺無關的信息和服務交換設施,從而屏蔽了互聯網中千差萬別的差異,使信息和服務暢通無阻地在計算機之間流動。Web Services 得到了各大公司的支持,解決方案精彩紛呈,包括:IBM 的WebSphere、微軟的.Net、SUN 的SunOne、Oracle 的Oracle9i、惠普的eSpeak,等等。

      Globus 項目組看到了Web Services 的巨大潛力,在2002 年迅速將Globus Toolkit的開發轉向了Web Services 平臺,試圖用OGSA 在網格世界一統天下;贠GSA 之后,網格的一切對外功能都以網格服務(Grid Service)來體現,并借助一些現成的、與平臺無關的技術,如XML、SOAP、WSDL、UDDI、WSFL、WSEL 等,來實現這些服務的描述、查找、訪問和信息傳輸等功能。這樣,一切平臺及所使用技術的異構性都被屏蔽。用戶訪問網格服務時,根本就無需關心該服務是CORBA 提供的,還是.Net 提供的。

      大型化趨勢

      美國政府單在網格技術的基礎研究上,每年投入的經費就高達5 億美元。美國能源部DOE 支持的科學網格(Science Grid)用622Mbps 的ESNet 網格連接了能源部的兩臺超級計算機,網格計算能力達到每秒5 萬億次,存儲能力達到1.3 千萬億字節;美國國家科學基金NSF 支持的TeraGrid 將連接位于五個不同地方的超級計算機,達到每秒20 萬億次的計算能力,并能存儲和處理近1 千萬億字節的數據。TeraGrid 最大特色是連接網格的專用網絡帶寬將達到驚人的40Gbps。TeraGrid 項目始于2001 年8 月,由NSF 投資5300 萬美元,次年10 月又追加3500 萬美元;美國物理網格GriPhyN (Grid Physics Network)計劃建立每秒千萬億次級別的計算平臺,用于數據密集型計算。

      美國軍方正在實施的全球信息網格GIG(Global Information Grid),預計在2020年完成。目前,GIG 沒有專項經費,但美國國防部每年在信息技術上的投資高達220 億美元,GIG 的經費存在于其中的各種項目中。美國政府電子信息技術協會的一位負責人預測,到2006 年,GIG 有可能成為五角大樓的最大投資項目。

      不單美國政府對網格作了巨大投資,公司也不甘示弱。IBM 在2001 年8 月宣布,將投入40 多億美元進行“網格計算創新計劃”(Grid Computing Initiative),全面支持網格計算。IBM 這一招已經見效,它不僅成為Globus 的首席合作伙伴,還成為OGSA 標準的制定者之一。由于掌控了制高點,IBM 已經開始笑瞇瞇地從網格研究中取得回報。它不僅是DOE 科學網格的主要承包商,還得到英國國家網格的青睞。英國政府宣布投資1 億英鎊,用以研發“英國國家網格”(UK National Grid)。

      除此之外,歐洲還有DataGrid、UNICORE、MOL 等網格研究項目正在開展。其中,DataGrid涉及到歐盟的20 幾個國家,是一種典型的“大科學”應用平臺。日本NTT 數據公司聯合Intel、SGI 等,在2002 年中期開展了為期6 個月的網格計算試驗。試驗將連接日本家庭、企業和學術機構的100 萬臺PC,集合處理能力將達到每秒65 萬億次浮點運算。2002 年11 月,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網格計算研究中心宣布,在由多臺個人電腦通過網絡連接組成網格計算環境下,實現了日美之間創紀錄的707Mbps 的數據傳輸。甚至,連印度都啟動了建設國家網格計劃。我國也奮起直追,僅2002 年公布的863網格專項,就撥出了上億元的資金用于China Grid 相關的研究。

      作者介紹 劉鵬,清華大學計算機系 高性能所網格研究組博士研究生,IEEE、GGF、CGF會員。個人主頁: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

    TAG: 網格發展


    關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 領測軟件測試網合作伙伴 | 廣告服務 | 投稿指南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版權所有(C) 2003-2010 TestAge(領測軟件測試網)|領測國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軟件測試工程師培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9號北京理工科技大廈1402室 京ICP備10010545號-5
    技術支持和業務聯系:info@testage.com.cn 電話:010-51297073

    軟件測試 | 領測國際ISTQBISTQB官網TMMiTMMi認證國際軟件測試工程師認證領測軟件測試網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