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錯誤探測功能──系統能否發現硬件失效與故障;
– 能否切換或啟動備用的硬件;
– 在故障發生時能否保護正在運行的作業和系統狀態;
– 在系統恢復后能否從最后記錄下來的無錯誤狀態開始繼續執行作業,等等。
– 掉電測試:其目的是測試軟件系統在發生電源中斷時能否保護當時的狀態且不毀壞數據,然后在電源恢復時從保留的斷點處重新進行操作。
配置測試
• 這類測試是要檢查計算機系統內各個設備或各種資源之間的相互聯結和功能分配中的錯誤。
• 它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 配置命令測試:驗證全部配置命令的可操作性(有效性);特別對最大配置和最小配置要進行測試。軟件配置和硬件配置都要測試。
– 循環配置測試:證明對每個設備物理與邏輯的,邏輯與功能的每次循環置換配置都能正常工作。
– 修復測試:檢查每種配置狀態及哪個設備是壞的。并用自動的或手工的方式進行配置狀態間的轉換。
安全性測試
安全性測試是要檢驗在系統中已經存在的系統安全性、保密性措施是否發揮作用,有無漏洞。
• 力圖破壞系統的保護機構以進入系統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幾種:
– 正面攻擊或從側面、背面攻擊系統中易受損壞的那些部分;
– 以系統輸入為突破口,利用輸入的容錯性進行正面攻擊;
– 申請和占用過多的資源壓垮系統,以破壞安全措施,從而進入系統;
– 故意使系統出錯,利用系統恢復的過程,竊取用戶口令及其它有用的信息;
– 通過瀏覽殘留在計算機各種資源中的垃圾(無用信息),以獲取如口令,安全碼,譯碼關鍵字等信息;
– 瀏覽全局數據,期望從中找到進入系統的關鍵字;
– 瀏覽那些邏輯上不存在,但物理上還存在的各種記錄和資料等。
可使用性測試
• 可使用性測試主要從使用的合理性和方便性等角度對軟件系統進行檢查,發現人為因素或使用上的問題。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