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3說明增加間歇的時間會使平均響應時間縮短。但是這條信息需要與圖4所傳達的信息相結合。在圖4中,我們可以看到,當間歇時間增加到4-7秒時不能保持要求的向服務器發出請求的速度。我們可以通過添加更多的線程來增加負載,但是這一步中存在最小值,因為這些測試的確為我們提供了有效的配置。

圖4
這一系列的測試有助于將壓力測試推進到一個更好的配置。我們的結論是:應該配置我們的測試工具,使其使用50個線程,每個線程的間歇時間為3到6秒。
結束語
在開始性能調優實踐(或者為性能確定基準)之前,需要確認工具不會影響測試。配置良好的工具不會讓我們測量不該測量的數據。不能交付適當的負載或會使我們測量偶然的響應時間的測試工具將會影響對應用程序進行性能調優的工作。要想知道是否發生了這種情況,關鍵是要度量工具以正常速度運行的效果。這種效果可以由工具滿足或支持所要求的每秒的事務或請求數目的能力來確定。工具不應該立刻輪換線程(來發出下一個請求)。如果發生了這種情況,就需要降低工具的速度,以免人為地使服務器的容量溢出。通常需要試驗幾次以達到測試工具的適當的平衡配置。在測試的早期階段,不要把重點放在響應時間(它會隨著對應用程序調優的過程而改善)上,而是要放在配置好工具上。最后,不要害怕放慢速度,因為這樣做可能有助于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影響了應用程序的性能。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