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的兼容性測試方法
軟件的兼容性是衡量軟件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兼容性指與軟件可從某一環境轉移到另一環境的能力有關的一組屬性,它包括以下幾個屬性:
·軟件無需采用特別為該軟件準備的活動或手段,就可適應不同規定環境
·軟件遵循可移植性的標準或約定
·軟件在該軟件環境中可用來替代特定的其他軟件
在具體軟件測試中,可從以下方面判斷:
操作系統兼容性
軟件可以運行在何種操作系統平臺?理想的軟件應該具有平臺無關性。有些軟件需要在不同操作系統平臺上重新編譯才可運行;有些軟件需要重新開發或改動較大,才能在不同平臺運行;對于兩層體系和多層體系結構的軟件,還要考慮前端和后端操作系統的可選擇性。
異構數據庫兼容性
現在很多軟件尤其是MIS、ERP、CRM等軟件都需要數據庫系統的支持,對此類軟件應考慮對不同數據庫平臺的支持能力,如從Sybase平臺替換到Oracle平臺,軟件是否可直接掛接,或者提供相關的轉換工具?
新舊數據轉換
軟件是否提供新舊數據轉換的功能?當軟件升級后可能定義新的數據格式或文件格式,這就涉及到對原有格式的支持及更新,原有用戶記錄應能繼承,在新格式下依然可用,同時還應考慮轉換過程中數據的完整性與正確性。
異種數據兼容性
軟件是否提供對其他常用數據格式的支持?例如辦公軟件是否支持常用的DOC、WPS等文件格式,支持的程度如何,即軟件是否能完全正確地讀出這些格式的文件?
應用軟件兼容性
主要考察兩項內容:一是軟件運行需要哪些應用軟件支持?二是判斷與其他常用軟件一起使用,是否會造成其他軟件運行錯誤或本身不能正確實現其功能?
硬件兼容性
考察軟件對運行硬件環境有無特殊說明,如對計算機、網卡、聲卡、顯卡型號等有無特別聲明?有些軟件可能在不同的硬件環境中,出現不同的運行結果或是根本就不能執行。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