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消息路由服務。
·為控制對服務的訪問提供安全功能。
·可被集中管理,雖然它是一個分布式系統。
·允許對服務的漸進式改變,而不需要停機或者其他對系統可用性的干擾。
這些功能(以及其他更多功能)對于很多類型的服務來說都是基本的要求。CBDIForum的D. Sprott就列舉了一系列模式,如果沒有ESB將很難實現它們。比如用ESB的路由機制來實現服務版本化(Service Versioning)的策略。
當然,隨著WS-*標準集逐漸完整(WS-TX已經完成,可靠消息通訊也接近完成**),會搶掉通訊基礎設施的一點點風頭,但一個高效的服務容器仍然是成功的企業級SOA的關鍵。如果廠商們開始大談他們的“服務容器”而非“總線”,我也不會感到奇怪。毫無疑問,你會開始把各種功能裝進服務容器。
Bobby的文章幽默地表達了作為顧問的失落,當面對著一些對SOA一知半解的IT組織,為了跟上荒唐的進度要求,在壓力驅使下試圖表現出任何形式的進步。毫無疑問,最終完成的一堆毫無業務價值的東西,會被怪罪到顧問身上。我覺得Bobby給我們提了個醒,我總結如下:“不顧情況,一味使用ESB可能是有害的”。這句話可能對任何技術都成立。
*Bobby對他的文章作了一些澄清:“ESB是好的;單純的ESB項目是壞的。讓架構圍繞服務,而非總線。這樣說夠清楚了吧?!:-)”
**如同pascal所指出,隨著WS Reliable Messaging在2007年6月作為OASIS標準發布,全套標準已經完整。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