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時的軟件市場上,軟件開發公司通常采用生命周期模式(結構化設計模式),它是面向功能或過程的方法。其實現技術是結構化系統分析、設計與結構化程序設計。開發人員通過與相關業務人員交流或直接深入實際工作,根據原始資料寫出用戶需求說明草本。經修改,得到相關人員的確定、認可后雙方簽字,形成合同式需求說明書。開發人員根據需求說明書進行系統設計、編程。系統實現后雙方組織人員進行測試,然后便進入系統的運行、維護期。利用生命周期模式開發MIS系統基于兩個假設:(1)用戶能清楚地、完整地提供系統要求;(2)開發者能完整地、嚴格地理解和定義要求。但在實際開發中,以上兩個假設顯然無法滿足。首先,用戶難以準確地描述出系統需求;其次,口述具有兩義性,這往往使開發人員產生誤解,從而提高了準確定義用戶需求的難度。同時,開發者也由于這樣或那樣的主客觀原因,難以跨越與用戶交流的鴻溝。其結果是系統開發完畢后,不能很好地滿足用戶需求,達到預期目標,需要經常修改、維護的開銷過大,有時甚至造成系統預算嚴重超支,系統驗收一再拖延,以致開發雙方的項目合作破裂。生命周期模式是封閉式的,缺少靈活性。這在用戶需求定義方面尤為突出。為了克服這一缺點,產生了原型開發模式。 該模式基于以下認識:并非一切需求都能在開發前準確預見。
參與項目的雙方存在著相互溝通的障礙。
大量的反復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是必要的。
基于以上認識,原型法要求經過對用戶需求的簡單快速分析,利用高級開發工具及環境,快速完成原型系統(系統的一個可運行的早期版本,它反映了最終系統的部分重要特征)的設計和實施,提供給用戶評價。在評價過程中,開發人員不斷從用戶那里得到反饋信息,修正原型的用戶需求定義,進而對原型系統作相應改進,逐步減少分析與交互過程中的誤解,彌補遺漏,從而提高最終系統的質量。
在軟件開發市場上,Java原型開發已逐漸成為大中型軟件開發公司的發展方向。Java原型開發的主要思想是利用Java優越的繼承性,使用Javabean開發出通用的程序邏輯,即常用的一些數據庫操作,如對數據庫表記錄的插入、刪除、修改、查詢等。另外還要建立一套清晰明確的數據庫接口,可以方便的切換到別的數據庫上。使用Java原型開發方法能夠適應現代客戶業務變化時的軟件需求,采用它有幾點理由:
●很多客戶(尤其是現在大多數中小企業)對要實現的信息系統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他們沒有任何類似的經驗及有效的指導。
●技術人員在理解客戶的業務流程上有一定的難度和需要一定的時間。
Java原型法的特點是:與用戶交互,在試用原型的基礎上逐步獲得系統清晰的業務流程和功能需求。其中最主要的交互手段是原型軟件的界面。原型開發不僅僅可以用于準確獲取用戶的需求,開發出來的原型本身可以作為下一步開發的基礎,增量式地完成開發。
一、實施階段的描述
首先建立一個能反映用戶主要需求的原型(僅包括未來系統的主要功能以及系統的重要接口),讓用戶實際看一看系統的概貌以判斷模型修改方向,然后進行模型的反復改進,最終形成完全符合用戶要求的新系統。Java原型化軟件開發方法因有用戶的介入和反饋使得系統更能適應需求,但因為短時間內要構造原型系統和快速響應用戶要求都會對開發環境提出很高的要求,因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種方法的迅速推廣與發展。
(1)計劃時期:
●問題的提出。這是計劃時期的第一步,對Java原型化方法則只需先找出主要問題;
●可行性研究。對前面提出的問題尋求是否有解決方案,是否值得去著手進行;
(2)開發時期:
●需求分析。確定問題的需求,并以準確的形式表達出來。
●需求設計。建立系統的總體結構和單個模塊的設計構想,進行系統的邏輯模型設計考慮。
●編碼與測試。進行系統的物理實現(因為使用快速原型化方法,此步之后仍需返回前面重新進行直至用戶滿意為止。)
(3)運行時期:
進行軟件維護,保證軟件滿足用戶的需求和延長軟件的使用壽命。
二、Java原型開發法的優勢
開放性 由于Java擁有良好的跨平臺性和開放性,因此Java 原型開發模型也具有優越的開放性,在操作系統的應用上可跨越Microsoft Windows NT / Windows 2000、Unix、Sun Solaris、Linux等平臺,亦能在多種Web Server及Application Server上應用,如Apache、Tomcat、Weblogic等。
穩定性 由于系統的大部分業務邏輯和程序方法都封裝在Javabean里,在真正使用階段頁面基本上都是調用Javabean的方法,頁面只會保留有關程序邏輯的部分,因此相對傳統的開發模型來說,Java 原型開發模型具有相當好的穩定性。
可擴展性 在Java 原型開發模型采用了數據緩沖池技術,即在數據庫服務器內存劃分一個區域為緩沖池,進程可在緩沖池內建立多個連接。因此該模型能支持多個并發用戶訪問,并能把索引和數據頁預讀取至數據緩沖池,可以減少等待 I/O 完成所用的時間,以有助于改進性能。
另外Java 原型開發模型是一個集成化軟件,它既可適應老系統,但又易保障快速建立新的應用系統,Java 原型開發模型模塊化結構組合,獨立運行功能強,滿足復雜和易變的業務管理要求。
易維護性 由于Java 原型開發模型采用Javabean+JSP模式進行開發,對數據庫的基本操作基本上在底層的Javabean中實現,而且Java 原型開發模型模塊化結構清晰,具有簡單易用的數據庫接口,Javabean原型均有固定的格式,在實際應用上只需要把Javabean原型復制出來,繼承原有的父類,更改數據表名和字段名即可連接到對應的新表中。JSP原型也有一定的格式,將JSP原型復制并更改調用的Javabean,在根據客戶的要求修改頁面相應的部分即可;冢剩幔觯峁逃械目衫^承性,Java 原型開發模型具有很強的易維護性,即使是Java的初級程序員經過簡單的培訓后,也可以很方便地根據實際情況對Javabean和JSP模型進行修改。
三、使用Java原型開發法的要點
在原型開發法中,界面設計應當作為數據庫設計和程序結構設計之后的另一個重要設計,因為在占據主要局面的GUI軟件中,友好、簡潔界面已經是衡量一個軟件質量的重要標準。
在使用可視化工具開發的軟件當中,界面所體現的窗體(form)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是程序的結構。 數據庫設計,程序結構設計,界面設計之間互相作用、互相影響,在原型法中很難再有明顯的時間界限,它們需要被完整地、系統地考慮。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