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開始:
1. 項目經理根據項目特點,指定對過程表格的具體要求;
2. 項目經理制訂項目的標準,包括:DTS(缺陷類型)、TRA(風險類型)、TRS(需求類型)等,在過程表格中按標準引用。
2. 計劃經理完成:SPT(進度計劃)、TPT(任務計劃),將計劃數據錄入PDS(項目計劃摘要)。
三、 需求獲。
1. 軟件需求工程師搜集系統概要信息,填寫REQ(需求獲取概貌);
2. 軟件需求工程師搜集用戶需求,分類并清晰地把需求寫入REA(需求獲取/分析)、RES(需求獲取情節)、UIR(用戶交互需求);
3. 檢查需求獲取過程,并填寫REC(需求獲取檢查);
4. 如果檢查不通過,從1.重頭開始過程;
5. 軟件需求工程師填寫TRL(時間記錄日志)、PIP(過程改進建議);
6. 計劃經理整理本階段數據,錄入SPT、TPT。
四、 需求分析:
1. 軟件需求工程師進行需求分析,建立分析模型,數據字典及項目詞匯表,完成REA(分析模型的具體要求,請分別參見結構化分析和面向對象分析的具體作業指導書);
2. 軟件需求工程師將發現的需求的沖突、交迭、冗余或矛盾,記入NCR;
3. 檢查需求分析,完成RAC(需求分析檢查);
4. 如果檢查不通過,從1重頭開始過程;
5. 軟件需求工程師填寫TRL、PIP;
6. 計劃經理整理數據,錄入TPT、SPT。
五、 協商:
1. 軟件需求工程師利用NCR,與風險承擔者協商解決需求分析中發現的問題,將決議錄入NCR;
2. 軟件需求工程師根據決議,修改REA等相關文檔;
3. 如果有新的需求引入,需要重新進行需求分析階段;
4. 軟件需求工程師填寫TRL、PIP;
5. 計劃經理整理數據,錄入TPT、SPT。
六、 需求評審:
1. 評審小組負責人擬定檢查清單,為成員分派檢查任務,制訂評審日程表;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