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義一個元模型,所謂元模型是指描述工作流模型的模型,用于描述工作流模型內部包含的各個對象和對象之間的關系及對象的屬性。
。2)定義一套可以在工作流管理系統之間、管理系統與建模工具之間的交互過程模型定義接口,即工作流管理系統接口。
4.1 工作流元模型
工作流元模型包含了工作流定義、活動、轉換條件、工作流相關數據、執行者、資源、需要激活的應用程序、數據窗口等基本實體,如圖2。
4.1.1 工組流定義
工作流定義基本反映了業務過程的目的,即這個過程要實現的目的和最終達到的目標是什么。工作流定義一般包含諸如工作流名稱、過程啟動和終止條件、系統安全、監控和控制信息等一系列基本屬性。
4.1.2 活動
活動相應于業務過程中的任務,主要反映完成業務過程需要執行那些功能操作;顒又饕獙傩杂谢顒用Q、活動類型(原子級活動、子流程等)、活動的前后條件、調度約束參數(如最長處理時間、排隊等待時間等)等。
4.1.3 轉換條件
轉換條件對應于組織機構經營過程中的業務規則和操作的順序,如在訂單處理完成后,執行生成計劃制定。轉換條件主要負責為過程實例的推進提供導航依據,主要參數包括工作流過程條件(flow condition)和執行條件(execution condition)。工作流過程條件是過程實例向前推進的條件,它可以認為是前/后工作條件的同義詞。執行條件是指當任務到達時通知不同用戶的條件。
圖2、工作流元模型
4.1.4 工作流相關數據
工作流相關數據是工作流引擎執行任務推進的主要依據。工作流實例運行時工作流引擎主要根據工作流相關數據和轉換條件進行推進。工作流相關數據的屬性包括數據名稱、數據類型和數據值等。如在銀行貸款申請表處理后,根據申請貸款的值(如是否大于10萬元)決定下一個的活動是什么,比如大于10萬的申請請交業務經理,小于10萬的申請交給業務人員處理。
4.1.5 執行者
執行者主要描述執行活動過程中參與操作的人員和組織單位。 執行者屬性主要包括角色的名稱、組織實體(Organizational entity)、角色職能等,角色或組織實體決定了參與活動的人員或組織單元。
4.1.6 資源
資源主要描述執行活動過程中所需要的設備、物料等資源。資源屬性主要包括資源的名稱、所需數量或工時、資源的使用成本等。
4.1.7 應用程序
需要激活的應用程序主要描述執行活動過程所采用的工具或手段。應用程序主要屬性包括應用程序的類型、名稱、執行路徑及運行參數等。如在活動過程中調用ERP軟件或決策軟件完成某個具體的企業業務功能。
4.1.8 數據窗口
數據窗口(DataWindow),在每一個活動中可能包含一個或多個數據窗口,用于顯示用戶所需要的信息。
4.2 工作流管理系統接口
工作流管理系統接口描述了工作流定義輸入與輸出接口;它在建模方面組要覆蓋了以下幾個功能:
通信建立:建立各個參與運行的系統之間的通信連接,并且在完成協作后斷開通信連接;
工作流模型操作:對過程模型的名稱進行檢索,并完成對過程模型對象的讀、寫等;
工作流模型對象操作:在建模工具中完成創建、檢索和刪除對象的操作和完成創建、設置和刪除對象屬性的操作。
5、工作流建模工具
工作流建模工具以工作流元模型為基礎,通過分析不同類型的業務過程,采用有向圖的方法對現實的業務活動進行形式化描述,建立業務過程到工作流模型的映射機制。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展模型語義,增強工作流模型的表達能力,在圖論和集合論的理論指導下確定方便、實用且形式上嚴格規范的工作流模型。建模工具除了創建模型的功能之外,還包含模型分片、領域配置、應用維護等功能。
工組流模型由開始節點、結束節點、子過程、活動、同步節點、無條件連接弧、有條件連接弧、條件設定連接弧、注釋文本等元素組成;在流程定義時還可以參考或引用組織數據、資源數據、業務過程,工作流相關數據、內部應用、數據窗口、外部應用程序等。通過這些元素的有機組合,工作流建模工具可以完整地描述組織內部典型的工作流程
工組流建模工具一方面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建立規范的業務過程的接口,另一方面,所建立的工作流過程可以存儲于工作流庫中作為工作流引擎的輸入,投入運轉、執行并接受監控。建模工具的主要功能點如下:
。1) 提供建立工作流模型所需的各類基本元素,比如活動、子過程、連接弧等;
。2) 支持圖形用戶界面的基本操作,比如鼠標的點擊與拖動;
。3) 提供用戶定義各模型單元屬性的對話框;
。4) 模型的保存與讀;
。5) 支持多層次建模;
。6) 與外部自動應用的接口。
6、結論
該工作流模型是UniFlow工作流管理系統的在流程定義階段的一個重要部分,已在UniFlow中得到完整的實現。同時UniFlow工作流管理系統目前也已在電子政務中取得了廣泛的運用。
參考文獻
[1] 林惠萍、范玉順、吳澄 ,“支持企業經營過程重組的工作流仿真技術研究”,
[2] 范玉順 ,《工作流管理技術基礎》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1.4
[3] 陶冶、范玉順、羅海濱 ,“分布式工作流系統的可靠性研究”,
[4] 羅海濱 、范玉順、吳澄 ,“工作流技術綜述” ,
[5] 范玉順、吳澄,“基于工作流的CIMS應用集成支持系統研究” ,
[6] 劉佚名、范玉順 ,“基于工作流的企業過程的建模和仿真技術研究” ,
[7] 范玉順、吳澄,“基于協調理論的工作流建模方法” ,
[8] 陶冶、范玉順、羅海濱 ,“提高分布式工作流管理系統的可擴展性”,
[9] 鮑震寧、范玉順 ,“企業組織模型結構和建模方法研究” ,
[10] 羅海濱 、范玉順、吳澄 ,“一種面向企業用戶的工作流模型” ,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