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1:按照文檔化的規范定義和規劃子合同工作
任務:確定需求
建立專門技術小組確定產品模型
確定資金來源、資金類型及其有效期限
確定開發的最后期限
從技術角度出發安排開發進度
對要進行的工作做書面定義
將開發所涉及的需求及需要的支持知會制定合同的有關官員
RFP開發
具體開發目標的分析及匯總
控制可資利用的開發資源,使其服務于相應的開發隊伍
對于需求分析及可能的實施方案進行最后評估,最終制定開發策略。
對項目經理匯報開發計劃,以獲得技術批準。
對制定合同的有關官員匯報開發計劃,、以獲得最終批準。
成果:
目標分析
開發計劃
評估方案
活動2:按照文檔化的規范根據承包商完成工作的能力選擇承包商任務
任務:
根據評估方案對開發計劃書進行評估
依照評估方案匯總評估結果
涉及審計、協商、方案選擇時,給予決策人員所需的支持。
進行商務談判選擇訂約方
成果:
簽訂合同
活動3:與承包商之間的協議作為管理子合同的基礎任務
引述工作描述(SOW),監督合同各方履行合同義務。
分析評估合同條款的進一步解釋說明。
為決策者提供恰當貼切的闡釋說明。
成果:
合同條款的解釋說明。
活動4:評審和批準文檔化的承包商軟件開發計劃
任務:
審查分析SDP的初始方案
給出修改建議
更新SDP方案
批準更新后的SDP方案
成果:
獲得批準的SDP方案
活動5:將軟件開發計劃用于跟蹤軟件活動和通信狀態
任務:
開發進度報告、備忘錄、開發任務清單等等
將SDP方案同時及開發情況進行分析比較。
成果:
最新的開發任務清單,指明已完成的、開發中的及尚未進行的開發任務。
通過審批的開發進度報告、備忘錄等。(有可能未獲通過)
活動6:按照文檔化的規范判定對承包商的工作陳述、子合同條款、條件以及其他約定的更改
任務:
對需要進行的修改和需要做出的變動進行審查驗證。
同合同簽訂方進行協商。
批準實施修改。
成果:
合同的修改
活動7:雙方的管理者一起執行定期的狀態或協調評審
任務:
定期審查開發狀況/合作情況
成果:
最新的開發任務清單,指明已完成的、開發中的及尚未進行的開發任務。
通過審批的開發進度報告、備忘錄等。(有可能未獲通過)
審查結果歸檔。
活動8:承包商參與定期技術評審和交流
任務:
從技術角度定期審查開發狀況
成果:
最新的開發任務清單,指明已完成的、開發中的及尚未進行的開發任務。
通過審批的開發進度報告、備忘錄等。(有可能未獲通過)
審查結果歸檔。
活動9:按照文檔化的規范在所選擇的里程碑處進行正式評審,評價承包商的軟件工程完成情況與結果
任務:
進行定期的、正式的工程開發審查。
成果:
最新的開發任務清單,指明已完成的、開發中的及尚未進行的開發任務。
審查結果歸檔。
活動10:軟件質量保證組按照文檔化的規范監控承包商的軟件質量保證活動
任務:
從軟件質量保證法(SQA)出發進行質量驗證。
成果:
軟件質量保證評估報告。最新的開發任務清單,指明已完成的、開發中的及尚未進行的開發任務。
活動11:軟件配置管理組按照文檔化的規范監控承包商的軟件配置管理活動
任務:
從軟件配置管理(SCM)角度出發進行配置管理驗證。
成果:
軟件配置管理評估報告。
最新的開發任務清單,指明已完成的、開發中的及尚未進行的開發任務。
活動12:按照文檔化的規范進行驗收測試
任務:
產品驗收
成果:
最新的開發任務清單,指明已完成的、開發中的及尚未進行的開發任務。
通過驗收的軟件產品。(有可能未獲通過)
產品評估報告。
活動13:定期評價承包商的性能,并與承包商一起評審評價工作
任務:
評估分析合約方的開發表現。
成果:
回饋、評價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