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管理和監督
主要的監測框架可以通過直接測試和驗證受控系統,同時給IT管理控制臺提供豐富的度量標準和測試輸出來進行支持,比如Wily/CA Unicenter、TIBCO Hawk、HP OpenView、IBM Tivol等等。
在這些連續測試中,運營團隊可以設置閾值或邊界條件,如果有問題發生,測試框架就會發出警報。舉例來說,如果性能過于緩慢,或者內存使用量或某個數據庫表隨著時間的推移按照一種非預期的方式增長,那么該測試應該向管理控制臺報告一個失敗信息,并且給系統管理員發送短信通知,同時還要提供測試案例用于問題分析和糾正。
用一流的工具和虛擬服務環境(VSE)進行性能和負載測試
確保交付的系統滿足客戶預期的服務水平協議(SLA)對于運營團隊來說同樣很重要。就目前高度互聯的應用而言,市面上一流的測試和性能解決方案直到一個接口或一個完整的系統環境具備測試的條件時才進入應用生命周期中。虛擬服務環境(VSE )能夠確保使用性能測試工具(比如LoadRunner和SilkTest)的小組盡早介入應用生命周期中,這使得 每個測試環境的成本減低高達90%。
VSE捕獲和模擬目標環境中所有相關系統的預期行為和反應時間。由于組件負載試驗進行地比較早,團隊可以在設計和開發生命周期的更早階段優化系統資源的使用,找到內存泄漏并修復錯誤根源,而無需進入實用系統或測試環境所需要的所有相互依賴的組件。在解決方案交付之前,多個團隊并行執行各自性能測試過程的能力能夠給生產率和部署質量帶來巨大的意外之喜。
在這個意義上說,行為服務虛擬化決不是為了節省IT運營的成本而虛擬化硬件和網絡資源的一個替代方案。但它確實是一個減少依賴性和成本的極好的方案,虛擬化一組給定的服務器有時并不能達到這個效果---畢竟,處于云中的許多第三方和共享服務,或者巨型交易系統和合作伙伴系統不能被常規手段虛擬化。
資深分析師Michael Vizard在談到虛擬化的作用時說,許多供應商都表示,將現有的網絡和系統管理工具擴展到虛擬化領域已經成為關鍵因素。他們還爭辯說,IT組織并不需要為了學習單獨的物理和虛擬環境管理工具而進行投資,在一個環境中決策彼此之間的影響可能是毀滅性的,除非管理基礎設施都是緊耦合的。
開發團隊可以使用VSE對不完善的組件建模,捕捉實用服務,并在正在運行的服務器上模擬行為。VSE中托管的虛擬服務的運行機制與你連接到部署中的其它服務、數據庫和系統是一樣的,包括預期的反應和交易時間。不需要訪問關鍵的實用系統,開發團隊可以將自己的組件連接到VSE的虛擬架構的其它部分,并用自己選擇的工具進行性能和負載測試。
五、IT和SOA治理
由于采用了靈活、螺旋狀的并行開發方法,在很多敏捷性開發周期的收尾階段,用傳統的瀑布式開發方法測試接近完成的應用程序其實并不能達到敏捷的效果,因為應用程序的組成要素在不斷變化。傳統的IT治理模式也將無法發揮作用。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