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測試規定 軟件測試
一、易用性測試規定
易操作性測試規定
1、目的
易操作性測試是與用戶為操作和運行控制所花努力有關的軟件屬性。其目的在于增加軟件操作的簡易性,讓用戶容易接受軟件,也方便用戶的日常使用
2、實施細則
1)易操作性測試的基本步驟
易操作性測試活動主要包括
制定易操作性測試計劃并準備易操作性測試用例和易操作性測試規程;
對照基線化軟件和基線化分配需求及軟件需求的文檔,進行軟件易操作性測試;
用文檔記載在易操作性測試期間所鑒別出的問題并跟蹤直到結束;
將易操作性測試結果寫成文檔并用作為確定軟件是否滿足其需求的基礎;
提交易操作性測試分析報告。
2)易操作性測試方法
根據軟件需求設計搭建相應的測試環境。
測試是否具有直觀的操作界面,所有的說明應以幫助文檔的形式出現。
測試操作方式是否采用菜單驅動與熱鍵響應相結合
測試是否存在復雜的菜單選項和繁瑣的加密操作過程
測試是否使用中文平臺(還是需掛外碼轉換平換平臺)
測試操作是否窗口的打開層次太深
3)易操作性測試的結果分析
軟件能力 【經過測試所表明的軟件能力】。
缺陷和限制 【說明測試所揭露的軟件缺陷和不足,以及可能給軟件運行帶來的影響】。
建議 【提出為彌補上述缺陷的建議】。
測試結論 【說明能否通過】。
易理解性測試規定
1、目的
易理解性是與用戶為認識邏輯概念及其應用范圍所花的努力有關的軟件屬性。其目的在于讓用戶能迅速了解軟件的操作流程。
2、實施細則
1)易理解性測試的基本步驟
易理解性測試活動主要包括:
制定易理解性測試計劃并準備易理解性測試用例和易理解性作測試規程;
對照基線化軟件和基線化分配需求及軟件需求的文檔,進行軟件易理解性測試;
用文檔記載在易理解性測試期間所鑒別出的問題并跟蹤直到結束;
將易理解性測試結果寫成文檔并用作為確定軟件是否滿足其需求的基礎;
提交易理解性測試分析報告。
2)易理解性測試方法
測試人員詳細分析用戶業務操作的流程,得到認定的最佳測試方案
測試是否按用戶的認識邏輯與軟件的行業約定進行軟件設計
測試是否存在會讓用戶產生錯誤指引的操作
測試是否存在會讓用戶產生有專業爭議操作
3)易理解性測試的結果分析
軟件能力 【經過測試所表明的軟件能力】。
缺陷和限制 【說明測試所揭露的軟件缺陷和不足,以及可能給軟件運行帶來的影響】。
建議 【提出為彌補上述缺陷的建議】。
測試結論 【說明能否通過】。
易學性測試規定
1、目的
易學性測試是與用戶為學習軟件應用(例如運行控制、輸入、輸出)所花的努力有關的屬性。其目的找出系統內部存在的錯誤,讓用戶迅速學會操作軟件。
2、實施細則
1)易學性測試的基本步驟
易學性測試活動主要包括
制定易學性測試計劃和易學性測試規程;
對照基線化軟件和基線化分配需求及軟件需求的文檔,進行軟件易學性測試;
用文檔記載在易學性測試期間所鑒別出的問題并跟蹤直到結束;
將易學性測試結果寫成文檔并用作為確定軟件是否滿足其需求的基礎;
提交易學性測試分析報告。
2)易學性測試方法
根據軟件需求設計搭建相應的測試環境
測試是否按用戶的一般認識邏輯性與行業習慣進行軟件設計
測試用戶操作手冊是否詳細、科學而簡明扼要
測試是否提供在線幫助,在線幫助是否有充分的實例
3)易學性測試的結果分析
二、可靠性測試規定
成熟性測試規定
1、目的
是針對與軟件系統故障引起失效的頻度有關的軟件屬性進行檢驗的測試工作。其目的在于發現軟件系統內部可能存在的各種差錯,從而及時修改軟件錯誤,提高軟件質量。
2、實施細則
1)成熟性測試的基本步驟
成熟性測試活動主要包括
制定成熟性測試計劃并準備成熟性測試用例和成熟性測試規定規程;
對照軟件出錯和軟件出錯頻度分配需求及軟件需求的文檔,進行軟件成熟性測試;
用文檔記載在成熟性測試期間所鑒別出的問題并跟蹤直到結束;
將成熟性測試結果寫成文檔并用作為確定軟件是否滿足其需求的基礎
提交成熟性測試分析報告。
2)成熟性測試方法
測試其軟件本身出錯引起的頻度。
測試由意外事故出錯引起的頻度。
測試由其它原因出錯引起的頻度。
3)成熟性測試的結果分析
軟件能力【經過測試所表明的軟件成熟能力!
缺陷和限制 【說明測試所揭露的軟件缺陷和不足,以及可能給軟件運行帶來的影響!
建議 【提出為彌補上述缺陷的建議!
測試結論 【說明能否通過!
容錯性測試規定
1、目的
是針對軟件系統故障或違反指定接口的情況下,維持規定的性能水平有關的測試工作。其目的在于發現軟件系統內部可能存在的各種差錯,修改軟件錯誤,提高軟件質量。
2、實施細則
1)容錯性測試的基本步驟
容錯性測試活動主要包括
制定容錯性測試計劃并準備容錯性測試用例和容錯性測試規定規程;
對照軟件出錯后可能出現的情況分配需求及軟件需求的文檔,進行軟件容錯性測試;
用文檔記載在容錯性測試期間所鑒另出的問題并跟蹤直到結束;
將容錯性測試結果寫成文檔并用作為確定軟件是否滿足其需求的基礎
提交容錯性測試分析報告。
2)容錯性測試方法
容錯和集中控制
對操作人員的誤操作是否有可靠的防御能力,不使系統癱瘓?
軟件及其它錯誤
對系統的輸入數據是否要求有有效的檢驗和排錯能力?
不合理的輸入數據
在最終輸出前是否對所有關鍵的輸出數據進行合理性檢查?
3)容錯性測試的結果分析
軟件能力 【經過測試所表明的軟件能力!
缺陷和限制 【說明測試所揭露的軟件缺陷和不足,以及可能給軟件運行帶來的影響!
建議 【提出為彌補上述缺陷的建議!
測試結論 【說明能否通過!
易恢復性測試規定
1、目的
是針對軟件與失效發生后,重建其性能水平恢復直接受影響數據的及為達此目的的所需的時間和努力有關的測試工作。其目的在于發現軟件系統內部可能存在的各種差錯,修改軟件錯誤,提高軟件質量。
2、實施細則
1)易恢復性測試的基本步驟
易恢復性測試活動主要包括
制定易恢復性測試計劃并準備易恢復性測試用例和易恢復性測試規定規程;
對照基線化軟件和基線化分配需求及軟件需求的文檔,進行軟件易恢復性測試;
用文檔記載在易恢復性測試期間所鑒另出的問題并跟蹤直到結束;
將易恢復性測試結果寫成文檔并用作為確定軟件是否滿足其需求的基礎
提交易恢復性測試分析報告。
2)易恢復性測試方法
系統故障
系統的程序及數據是否有足夠牢靠的備份措施?
系統遭破壞后是否具有重新恢復正常工作的能力?
對系統故障是否自動檢測和診斷的功能?
故障發生時,是否能對操作人員發出完整的提示信息和指示處理方法能力?
是否具有自動隔離局部故障,進行系統重組和降級使用,以使系統不中斷運行的緊急措施?
系統局部故障,可否進行占線維護,而不中斷系統的運行?
在異常情況時是否按系統的分辨率,記 錄了故障前后的狀態,搜集了分析信息?
硬件及有關設備故障
對于硬件及設備故障是否有有效的信息保護及恢復能力?
系統是否具有診斷、故障報告及指示處理方法的能力?
是否具備冗余及自動切換能力?
故障診斷方法是否合理和即時?
站點/通信故障和錯誤
有糾正所有通信傳輸錯誤的措施嗎?
有恢復與其他站點或系統通信發生故障前原狀的措施嗎?
對站點或通信故障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滿足運行要求?
3)易恢復性測試的結果分析
三、可移植性測試規定
成熟性測試規定
1、目的
是針對與軟件系統故障引起失效的頻度有關的軟件屬性進行檢驗的測試工作。其目的在于發現軟件系統內部可能存在的各種差錯,從而及時修改軟件錯誤,提高軟件質量。
2、實施細則
1)成熟性測試的基本步驟
成熟性測試活動主要包括
制定成熟性測試計劃并準備成熟性測試用例和成熟性測試規定規程;
對照軟件出錯和軟件出錯頻度分配需求及軟件需求的文檔,進行軟件成熟性測試;
用文檔記載在成熟性測試期間所鑒別出的問題并跟蹤直到結束;
將成熟性測試結果寫成文檔并用作為確定軟件是否滿足其需求的基礎
提交成熟性測試分析報告。
2)成熟性測試方法
測試其軟件本身出錯引起的頻度。
測試由意外事故出錯引起的頻度。
測試由其它原因出錯引起的頻度。
3)成熟性測試的結果分析
軟件能力【經過測試所表明的軟件成熟能力!
缺陷和限制 【說明測試所揭露的軟件缺陷和不足,以及可能給軟件運行帶來的影響!
建議 【提出為彌補上述缺陷的建議!
測試結論 【說明能否通過!
容錯性測試規定
1、目的
是針對軟件系統故障或違反指定接口的情況下,維持規定的性能水平有關的測試工作。其目的在于發現軟件系統內部可能存在的各種差錯,修改軟件錯誤,提高軟件質量。
2、實施細則
1)容錯性測試的基本步驟
容錯性測試活動主要包括
制定容錯性測試計劃并準備容錯性測試用例和容錯性測試規定規程;
對照軟件出錯后可能出現的情況分配需求及軟件需求的文檔,進行軟件容錯性測試;
用文檔記載在容錯性測試期間所鑒另出的問題并跟蹤直到結束;
將容錯性測試結果寫成文檔并用作為確定軟件是否滿足其需求的基礎
提交容錯性測試分析報告。
2)容錯性測試方法
容錯和集中控制
對操作人員的誤操作是否有可靠的防御能力,不使系統癱瘓?
軟件及其它錯誤
對系統的輸入數據是否要求有有效的檢驗和排錯能力?
不合理的輸入數據
在最終輸出前是否對所有關鍵的輸出數據進行合理性檢查?
3)容錯性測試的結果分析
軟件能力 【經過測試所表明的軟件能力!
缺陷和限制 【說明測試所揭露的軟件缺陷和不足,以及可能給軟件運行帶來的影響!
建議 【提出為彌補上述缺陷的建議!
測試結論 【說明能否通過!
易恢復性測試規定
1、目的
是針對軟件與失效發生后,重建其性能水平恢復直接受影響數據的及為達此目的的所需的時間和努力有關的測試工作。其目的在于發現軟件系統內部可能存在的各種差錯,修改軟件錯誤,提高軟件質量。
2、實施細則
1)易恢復性測試的基本步驟
易恢復性測試活動主要包括
制定易恢復性測試計劃并準備易恢復性測試用例和易恢復性測試規定規程;
對照基線化軟件和基線化分配需求及軟件需求的文檔,進行軟件易恢復性測試;
用文檔記載在易恢復性測試期間所鑒另出的問題并跟蹤直到結束;
將易恢復性測試結果寫成文檔并用作為確定軟件是否滿足其需求的基礎
提交易恢復性測試分析報告。
2)易恢復性測試方法
系統故障
系統的程序及數據是否有足夠牢靠的備份措施?
系統遭破壞后是否具有重新恢復正常工作的能力?
對系統故障是否自動檢測和診斷的功能?
故障發生時,是否能對操作人員發出完整的提示信息和指示處理方法能力?
是否具有自動隔離局部故障,進行系統重組和降級使用,以使系統不中斷運行的緊急措施?
系統局部故障,可否進行占線維護,而不中斷系統的運行?
在異常情況時是否按系統的分辨率,記 錄了故障前后的狀態,搜集了分析信息?
硬件及有關設備故障
對于硬件及設備故障是否有有效的信息保護及恢復能力?
系統是否具有診斷、故障報告及指示處理方法的能力?
是否具備冗余及自動切換能力?
故障診斷方法是否合理和即時?
站點/通信故障和錯誤
有糾正所有通信傳輸錯誤的措施嗎?
有恢復與其他站點或系統通信發生故障前原狀的措施嗎?
對站點或通信故障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滿足運行要求?
3)易恢復性測試的結果分析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