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cm;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line-height:170%;
mso-pagination:lines-together;page-break-after:avoid">第94貼【2004-9-1】:可靠性測試
可靠性測試是從驗證的角度出發,檢驗系統的可靠性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同時給出當前系統可能的可靠性增長情況?煽啃詼y試需要從用戶角度出發,模擬用戶實際使用系統的情況,設計出系統的可操作視圖,在這個基礎上,根據輸入空間的屬性及依賴關系導出測試用例,然后在仿真的環境或真實的環境下執行測試用例并記錄測試的數據。對可靠性性測試來說,最關鍵的測試數據包括失效間隔時間,失效修復時間,失效數量,失效級別等。根據獲得的測試數據,應用可靠性模型,可以得到系統的失效率及可靠性增長趨勢。常用的可靠性模型可以從黑盒(占主要地位)和白盒兩個角度出發。黑盒方面的可靠性模型包括了Musa基本執行模型,Jelinski-Moranda的分離富化模型,Goel-Okumoto 的NHPP模型,增強的NHPP模型以及Littlewood-Verrall的貝葉斯判定模型。在白盒方面的可靠性模型包括了Krishna-murthy 和 Mathur的基于路徑的模型和 Gokhale et al.的基于狀態的模型。業界流行的可靠性模型還有很多種,不同的可靠性模型其依賴的假設條件也不同,適用范圍也不同,因此對于一個產品,其所適合使用的可靠性模型需要根據實際出發,盡可能選擇與可靠性模型假設條件相近的模型。
0cm;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line-height:170%;
mso-pagination:lines-together;page-break-after:avoid">第95貼【2004-9-2】:需求測試
軟件測試V模型要求我們在需求階段就開始制定系統測試的計劃,開始考慮系統測試的方法。但這還不是足夠的。全面的質量管理要求我們在每個階段都要進行驗證和確認的過程。因此在需求階段我們還需要對需求本身進行測試。這個測試是必要的,因為在許多失敗的項目中,7 0 %~8 5 %的返工是由于需求方面的錯誤所導致的。并且因為需求的緣故而導致大量的返工,造成進度延遲、缺陷的發散,這是一件及其痛苦的事情。因此我們要求在項目的源頭(需求)就開始測試。這類測試更多的還只是靜態手工方面的測試,當然也有一些自動化的工具,但這些工具會要求我們按照某個固定的格式進行需求的表述(例如形式化的方法),因此在適用性上會受到限制。通過靜態手工方法進行需求測試中最常使用的手段是同行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