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必須能夠通過參數設定在每臺PC機上運行的客戶端測試程序個數、請求的時間間隔(單位:毫秒)、運行時間(單位:小時)。
3)在數據庫中建立測試記錄表,生成測試記錄,向數據庫寫入測試記錄的功能不通過被測的應用服務器實現。日志內容包括:發送測試請求的機器名、客戶端測試程序序號、發出請求時間、收到響應時間、處理是否成功。表名:TEST_LOG,字段名:MACHINE、ID、START_TIME、END_TIME、FLAG。
3.2.3系統本底數據的準備
為考察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后系統的響應性能,參照實際運行情況及發展進行系統的本底數據準備。業務處理中涉及到的業務表中都要求按設計規模進行本底數據的準備。要求準備的數據記錄的有效性符合系統要求,數據有效性的具體要求參見數據庫設計及系統設計文檔。
3.3破壞性測試
按照設計連接的客戶端連接數量進行測試,把應用服務器處理請求的設計頻度增加1-10倍,分別測試出現錯誤的狀態和和出現錯誤的比率,考察是否出現不可恢復錯誤,系統設計要考
慮出現嚴重錯誤情況下負荷減輕錯誤自動恢復的實現方法。
計劃時間:2天;這個時間包括破壞性的修復和自動恢復的實現需要的時間。
在測試過程中每10分鐘記錄一次IBM Xseries PC
Server的內存及CPU使用情況,包括被測程序的內存占用百分比、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內存占用百分比、操作系統的內存占用百分比。
3.4強度穩定性測試
選擇一種負荷比設計負荷重的情況(應用服務器處理請求的頻度為應用服務器處理請求的 設計頻度的1.5倍),進行24小時穩定性測試。
3.5測試方法和工具
黑盒測試
測試工具:無外購的測試工具,自己編制的測試工具。
3.6測試時間計劃
3.6.1環境準備:2天。
其中:基本硬件、軟件環境及系統本底數據的準備:1天,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