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成員領悟到提交合格產品所需要的關鍵過程元素之前,項目往往陷入某個特定主題的細節的沼澤中。然后,當項目拖后時,大家就會怪罪以前被過分強調的某些活動,或者是怪罪大家不理解其用處的某些活動,“嘿,我早就告訴你需求管理(或者是用例、收集項目度量數據、使用 配置管理、使用缺陷跟蹤工具、召開項目狀態 會議里面的一個或幾個)會放慢我們的進度!你不信!”
有一個“精華或要素”列表讓 團隊成員采用一種更系統、更全面的方式來思考和執行整個軟件開發過程。一旦一個過程框架或“構架”到位了,團隊成員就能更有效的面對和處理單個的問題域(大部分時間我得承認,需求管理應該在列表的頂部)。同樣,一開始就標識顯然的問題以及相關的 風險,并且確定處理他們的優先級,也是很重要的,這樣,團隊才能在早期就根據需要采取相應的解決或緩解對策。